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8月第2周投融资盘点 | 心玮医疗赴港IPO

2021-08-17 13:45   众成医械

投融资一览。

据众成医械统计:2021年8月第2周,一共有7条医械相关投融资资讯!

——————————————————————————————————————————

九强生物拟完全收购迈新生物 巩固体外诊断产业地位

8月4日消息,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药投资”)于8月3日将其持有的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简称“迈新生物”)30%的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挂牌价格9.475亿元。此次挂牌价格较去年国药投资与九强生物联合收购迈新生物时的8.25亿元增加1.225亿元,增幅14.85%。九强生物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对此次国药投资挂牌的迈新生物30%股权会争取收购。

53441629084193573

本场交易完成之后,九强生物业务将进一步覆盖肿瘤细胞筛查和手术后肿瘤组织切片的临床诊断领域,扩充病理诊断试剂和仪器产品线,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布局,巩固上市公司在体外诊断产业的领先地位。同时,此次迈新的股权转让也是国药入主九强生物后,快速强化九强生物,使其成为国药唯一的IVD平台。(证券日报)

看点

迈新生物是国内第一家取得CFDA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免疫组化产品生产企业,2016年其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系统成功上市,持续引领国内免疫组化行业发展。2021年上半年,迈新生物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已经接近于2020年全年1.54亿元的利润。此前九强生物发布业绩预告表示,预计2021年半年度归母净利2.05亿~2.39亿元,同比增长500%~600%。受益于生化血凝业务持续加速,迈新生物并表后贡献高成长。

显微手术器械企业碧利医疗获亿元级B轮融资

8月6日消息,国内显微手术器械制造商苏州碧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碧利医疗”)已于近日完成亿元级别B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久有基金、苏高新创投跟投,现有股东旦恩资本持续加投,歌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研发注册、生产线建设、市场推广与运营支持。

65291629084193640

碧利医疗成立于2017年,立足眼耳科全术式全品类显微器械,革新传统精密医疗器械耗材。其前身是创立于2009年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品牌“贝尔一锋”,主要为国际显微手术器械品牌做OEM贴牌制造。基于多年行业积累和资深研发经验,碧利医疗已具备显微手术器械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国际市场拓展和ODM服务能力。(创业邦)

看点

显微外科手术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进行精细操作的外科手术,具有在高清高倍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创口微小、视野局限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近年来,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微骨科、口腔科等越来越多的外科术式在向毫米级切口的显微术式进化。数据显示,我国微创医疗手术器械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96亿元增至2019年的1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8%。

心玮医疗赴港IPO,募资不超过11.29亿港元

8月10,心玮医疗在港启动招股,计划发售660.185万股H股,发售股份将占IPO完成之后的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约17.00%。招股价介乎每股160.00港元~171.00港元,最多募资11.29亿港元。本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约45.3%将分配至核心产品;约39.9%将分配至研发管线内其他在研产品;约4.8%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及持续扩充产品组合;约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瑞恩资本)

52731629084193762

看点

玮医疗成立于2016年6月,是一家创新型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公司,凭借商业化产品及在研产品的广泛产品组合在中国神经介入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产品组合包括神经介入及心脏医疗器械。财务方面,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分别为0、1456.2万元(人民币,下同)以及1361.9万元;净亏损分别为7549.8万元、2.16亿元、4129.7万元。

脑机接口高科技企业柔灵科技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8月11日消息,杭州柔灵科技日前完成了天使轮数千万元的融资。投资方为海宁启真毓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深圳新愿景天使创新产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北京创势资本等天使投资人参与本次投资。本轮资金将用于公司产品研发和商务市场的拓展。

83091629084193955

柔灵科技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消费电子领域和医疗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睡眠脑电监测以及与各B端设备的适配协同,实现改变用户睡眠环境达到调节用户睡眠的目的。目前推出了包括消费端柔性电子贴片(拥有通过脑电精准测量睡眠数据的核心技术)等在内的多款可穿戴产品。(投资界、动脉网)

看点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9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根据预估测算,2025年,整体睡眠市场规模可能达到6000亿~8000亿元,而在睡眠监测等细分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00亿元。以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切入广阔的睡眠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神经介入通路产品商励楷科技获数亿元B轮融资

8月12日消息,上海励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励楷科技)近日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恒旭资本领投,老股东旸昀资本、泰格医药相关基金等超比例跟投(Super Pro Rata)。WinX Capital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82871629084194031

励楷科技专注研发、生产、销售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品,产品管线全覆盖出血类、缺血类、通路类。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建成导管、导丝、球囊技术平台,支架技术平台也近尾声,底层技术平台的搭建,助力公司新产品的快速研发与迭代。2021年7月公司第一款产品——远端通路产品“颅内远端通路导管”正式获批上市。预计明年有8款产品拿证。(动脉网)

看点

通路类产品更多是在介入手术中起辅助支撑的作用,是每台介入手术所必需的耗材,励楷科技所布局的通路产品领域也是介入诊疗中必不可少的领域。数据显示,中国神经介入市场已由2015年的2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9年的6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20%;预期到2030年将增加至489亿元人民币。但从国内神经介入市场竞争态势来看,2020年微创医疗、沛嘉医疗、归创通桥、心玮医疗几家总市场份额仅3.8%,市场渗透率有待挖掘。且国内绝大多数神经介入厂商以支架、弹簧圈或抽吸导管等临床器械切入,励楷科技布局介入通路器械更有差异化优势。

人工心脏研发商同心医疗获数亿元D轮融资

8月13日消息,心室辅助装置研发商同心医疗宣布于近日完成数亿人民币 D 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清池资本、领道资本、苏州隆门创投等共同参与,老股东百洋医药集团、厚新健投等持续加持。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推动同心医疗自主研发的心室辅助装置(VAD)在国内的持续临床研究和商业化;同时,用于实现同心医疗在全球商业化战略布局。

48071629084194246

同心医疗专注于研发国际领先的心室辅助装置(VAD)产品,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有效诊疗方案。经过十余年努力,同心医疗成功研发出超小型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 CH-VAD,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临床应用。(动点科技)

看点

长期以来,终末期心衰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有药物和心率控制器械难以逆转病程进展,心脏移植因受限于供体来源,无法惠及大众。而近十余年来,随着技术的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的加快,VAD已成为延长终末期心衰患者生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VAD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同心医疗所研发的磁悬浮式VAD是目前最前沿的VAD产品之一,显示出突破性治疗效果。产品一旦获批,同心医疗或将在高技术壁垒的人工心脏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

外周血管介入龙头企业先瑞达赴港IPO

8月13日消息,创新介入医疗器械企业先瑞达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先瑞达”)于8月12日至8月17日全球发行68633000股股票,每股发行价22.2~23.8港元,募资最高不超过16.33亿港元,预计将于8月24日在联交所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63391629084194318

招股书显示,先瑞达主要专注于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血管疾病的介入无植入治疗方案。其核心盈利产品主要包括药物涂层球囊(DCB)、外周球囊扩张导管(PTA)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2020年产生的收益计,公司首款外周DCB产品以约86.9%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外周DCB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个月,公司录得收益分别为1.25亿元、1.94亿元及5332万元,同期录得净利润2310.5万元、-4429.2万元及-4001.6万元。 (IPO早知道)

看点

与同类血管介入企业相比,先瑞达在产品商业化上具有突出的先发优势。先瑞达于2016年推出了中国首款外周DCB产品AcoArt Orchid & DhaliaTM,且直到目前国内尚无同类竞品上市。国内获批的适用于SFA/PPA的DCB产品仅有三款,分别来自心脉医疗、美敦力和归创通桥,三款均在2020年获批。

————

转载请注明:众成医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显微手术,医疗器械,投融资,IPO,医疗,企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