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全球PD1市场:上半年总销售额超150亿美元,海外将成国产品牌主战场
作为十年难一遇的大靶点,PD-(L)1市场注定不会太小。
2020年,全球销售额逼近290亿美元。近1900亿人民币,这是约等于7个恒瑞医药的总营收。
如此高的基数下,全球PD-(L)1市场增长趋势仍在延续。今年上半年,这一市场销售额超过150亿美金。即便下半年表现与上半年持平,超300亿美元也是必然事件。
只不过,眼下这千亿市场与国内玩家关系并不大。在全球庞大的PD-1市场里,国内市场相对逼仄。根据已公布销售情况的国产PD-1数据来看,虽然同比增速看似不错,但个别产品环比增长势头并不强劲。
日渐内卷的趋势下,国产PD-1已经很难靠国内市场大谈光荣与梦想。除非,在海外趟出一条路来。眼下,出海已经成了各家药企的新故事。
那么,海外市场能满足国产PD-1的愿望么?
/ 01 /
K药继续高增长,
O药止跌回升
即使PD-(L)1贵为千亿市场,但过去几年真正享受到市场红利,只有个别海外大药厂。
目前,海外市场主要销售的产品,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默沙东的K药、百时美施贵宝&小野制药的O药,还有罗氏的泰圣奇及阿斯利康的英飞凡。
总体来看,海外PD-1市场依然在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4款药物总销售额达14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1%,环比增长2.7%。
细分来看,4款产品表现也都不错。
单看销售额,最高的必然还是一哥K药。今年上半年,K药销售额达80.76亿美金。
并且,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K药依然保持着高增长,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4%。对此,默沙东表示,K药的强劲增长,主要是因为在非小细胞癌领域的强势表现。
不得不说,肿瘤治疗领域,得肺癌者得天下。
同样是凭借在肺癌领域的优异表现,罗氏的泰圣奇及阿斯利康的英飞凡今年上半年也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
上半年,泰圣奇销售额为15.99亿美元,同比增长23.3%,环比增长11%;英非凡销售额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1.6%,环比增长6.6%。
当然,肺癌领域只是各大“药王”的基本盘。比如,K药新适应症的获批,对于上半年增长的拉动也至关紧要。
上半年,K药有多个新适应症获批,包括联合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治疗胃癌、皮肤癌等。
O药更是凭借胃癌等领域表现不错,开始“逆势反弹”。上半年,O药全球销售额为41.02亿美元,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1.3%。
O药销售由百时美施贵宝和小野制药共同负责。小野制药拥有日本、韩国以及台湾三个地区的商业权益,除此之外的地区全由百时美施贵宝负责。
具体来看,小野制药负责的地区销售额增长势头较为强劲。上半年,O药在该地区销售额为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但环比减少了0.77%。
百时美施贵宝负责的区域虽表现稍差,但由于胃癌、肺癌等适应症表现较好,去年销售额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扭转。根据百时美施贵宝财报,上半年O药收入为36.3亿美金,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6%。
/ 02 /
两款国产PD-1披露销售额,
季度数据不好看
相比海外市场,眼下国内PD-1市场小得可怜。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5款PD-1产品获批上市,分别是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信达生物的信迪利、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以及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
其中,派安普利由于8月才最终获批,上半年并无销售额。那么,其他4款国产PD-1上半年的表现又如何呢?
当前,已经披露销售额的是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和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就上半年整体来看,两家公司表现均不错。
上半年,信迪利单抗销售额为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56%,环比增长7.7%;替雷利珠销售额为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8.3%,环比增长9.26%。
不过,拆分季度销售额来看,你会发现,事情没有那么乐观。
比如,替雷利珠今年二季度销售额为7490万美元,虽然销售额创新高,同环比均大幅增加,但相较于去年四季度的6348万美元的销售额,增长有限。
这意味着,虽然基数远低于海外产品,但国产PD-1的增长并非冲劲十足。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国内PD-1市场已经不增长了。毕竟,国内一哥恒瑞医药未公布其数据。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国内“内卷”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个别公司PD-1产品要想持续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
尤其是随着派安普利的入局。派安普利最大的看点在于,其销售由正大天晴负责。正大天晴是中国生物制药的子公司。在销售能力方面,中国生物制药处于本土药企第一梯队。
恒瑞医药后来居上的例子,已经充分证明了商业化能力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生物制药的入局,国内PD-1市场想必又将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 03 /
目标全球市场,
国产PD-1能否分得一杯羹?
当然,国产PD-1并没有局限在国内市场内卷。截至目前,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君实生物都踏上了出海之路。
信达生物和百济神州,主要是和海外大佬合作。前者与礼来制药联手,主攻北美、欧洲及其他地区;后者则牵手诺华,进军北美、日本、欧盟以及其它六个欧洲国家。
君实生物则是“两条腿走路”,通过与生物类似药企业Coherus合作,希望以“价格屠夫”策略,拿下北美和加拿大市场。
恒瑞医药相对不同,除了韩国地区的商业化权益授权给Crystal Genomics公司外,在美国等主要市场的临床,选择了自己推进。
目前,卡瑞利珠在美国已开展了多个适应症的临床,且进展似乎不错。8月9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卡瑞利珠联合法米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期临床实验,已获FDA批准。
作为国内生力军,派安普利虽上市较晚,但其在海外的布局并没有落下。
今年5月24日,康方生物发布公告称,派安普利单抗已经向FDA递交了上市申请,适应症为适应症为三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虽然适应症较小,但总体策略也是先“占坑”,获批上市再谈大适应症。
总体来看,国产PD-1们上市不久便纷纷寻求出海。这也不难理解,随着国内PD-1赛道越来越拥挤,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对应的商业化前景预期,也会越来越低。此前市场人士分析的千亿PD-1市场,如今能有300亿已然不错。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PD-1市场虽入局者也不少,但受益于支付环境等因素影响,竞争格局要远好于国内。
对于国内药企来说,出海固然是寻找增量,但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么,众多国产PD-1,谁又能将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增量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氨基财经 作者:秦国睿
编辑:Nancy
审核:Ray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