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临床研究模板-三大中心建设-各级医院均可套用

2021-08-15 19:58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以发病急、进展快、致死和致残率高而   尤为凶险,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   我国从2005年开始,AMI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     。建设胸痛中心的目的就是为AMI、主动脉   夹层、肺栓塞等急性胸痛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   道,以缩短患者诊疗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改善预后   [2]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年初   建设胸痛中心并通过国家标准版的认证,近年   来收治的AMI患者逐年增加,本研究旨在分析建   设胸痛中心对该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救治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   月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立前后收治   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74例STEMI患者,其中直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289例,按照收   治时间分为非胸痛中心组(2016年1月至2016年   12月-胸痛中心成立前)和胸痛中心组(2017年1   月至2017年12月胸痛中心成立后)。入选标准:   按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9)》   [3]   ;根据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及心   肌标记物(肌钙蛋白)而确诊的STEMI患者;发   病时间在24 h内的患者。排除标准:发病时间超   过24 h的患者;时间节点记录不详或资料缺失。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   批准并获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  
资料的收集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   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糖尿病、高血压、   既往心脑血管病史、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及梗死   部位。临床资料包括PPCI、溶栓、非PCI医院转   诊、院内死亡、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两组PPCI   的发病-首次医疗接触(S-FMC)时间、进入医   院-球囊扩张(D-to-B)时间、总缺血时间、绕   行急诊及心内科监护病房(CCU)比例。  
观察指标   比较胸痛中心组和非胸痛中心组   PPCI比例、溶栓比例、非PCI医院转诊比例、院   内死亡比例、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两组PPCI的   S-FMC时间、D-to-B时间、总缺血时间、绕行急   诊及CCU比例的不同。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Kolmo gorov-Smirnov   (K-S)法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   ±标椎差(   x   ±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   立样本的   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中位数(Q75,Q2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   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   χ   2   检验,采用双侧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公告一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共474例STEMI患者,非   胸痛中心组166例,胸痛中心组308例,两组性   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糖尿病、高血压、   既往心脑血管病史、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及心电   图梗死部位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公告二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胸痛中心组的PPCI比例   [76(45.8%)   vs   . 213(69.2%),   P   <0.001)]、   非 P C I 医 院 转 诊 比 例 [ 5 3 ( 3 1 . 9 % )   v s   . 1 7 2   (55.8%),   P   <0.001]高于非胸痛中心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溶栓比例[33(19.9%)   vs   . 36(11.7%),   P   =0.01]、院内死亡比例[[16   (9.6%)   vs   . 15(4.9%),   P   =0.045]、住院天数   [11(13,8)   vs   . 9(12,7),   P   =0.001]均低于   非胸痛中心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住院费用 [34166.83(42576.56,10679.16)   vs   .   32503.35(39048.41,19410.39),   P   =0.837] ,无   统计学差异(表2)。  
两组PPCI的比较   PPCI两组共288例,非   胸 痛 中 心 组 7 6 例 , 胸 痛 中 心 组 2 1 2 例 , 两 组   S-FMC时间[140(235,67.50)   vs   . 120(2595.5,   66.25),   P   =0.71]、总缺血时间[352.50(488.25,   269.25)   vs   . 350.50(514.25,244.25),   P   =0.71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痛中心组首份心电图时   间[15(18.75,10)   vs   . 6.10(6.79,4.92),   P   <0.001]、D-B时间[90(105,80)   vs   . 80(102,   53.50),   P   <0.05]均低于非胸痛中心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胸痛中心组绕行急诊和CCU比例[6   (7.9%)   vs   . 64(30.2%),   P   <0.001]高于非胸痛   中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启示:
目前五大中心建设如火如荼。这篇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各级医院也可以按照上述讨论开展研究。本研究是胸痛中心,那么创伤中心,卒中中心等均可开展。另外还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患者群体,例如老年人,例如二次转诊的患者等等。例如目前各级医院均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医院水平,新的模式,新的设备,新的手段均可以采用上述研究类型进行验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PPCI,统计学,模板,临床,建设,研究,差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