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CXO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多数企业面临业务转型,通过发展一站式平台,可以丰富自身业务。
并购是CXO企业的发展趋势
药明生物3月17日宣布收购辉瑞位于杭州的生物药原液和制剂生产基地,随后于3月18日宣布收购小型CDMO公司苏桥生物90%的股权。像药明生物这样通过收购来扩大自身业务范围的方式,是CXO企业的发展趋势。
CXO贯穿新药研发流程
CXO是医药合同外包组织,其中的X指向未知,目前用来指CDMO/CMO和CRO。CRO即合同研发组织,CDMO/CMO即合同生产组织。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医药合同外包,制药企业或者生物科技公司委托药物研发生产公司提供专业化研发服务,提供生产药品所需技术工艺开发、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制剂生产等。
医药CXO行业产业链庞大,核心环节是产业链中游
行业上游主要负责医药原材料与生产设备供应;中游是药品生产服务环节,主要包括CRO、CDMO、CMO,下游是制药企业,主要负责购买药品再销往医疗服务机构。
医药CXO行业上游即药物发现时原材料及设备准备阶段,医药CXO行业上游与CRO行业上游一致,上游供应商主要供应医药原材料(如精细化工品、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培养基等)与生产设备(如色谱柱、生物反应器等),原材料质量、技术水平及价格波动等因素均对中游CDMO企业产生影响。
行业中游是药品研发生产服务环节,主要包括CRO、CDMO、CMO,是CXO行业的核心环节。
行业下游是作为药品定制研发与生产的委托方,主要为跨国医药企业与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由于生产设备及车间投入较大,故小型生物科技公司一般不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所以外包意愿更强。
临床CRO市场规模最大,市场集中度较高
临床CRO是CRO行业中市场规模最大,研发投入最大的细分领域。2019年中国临床CRO市场规模为37亿美元,占中国CRO市场总额的54.4%。CRO行业研发支出中,药物发现支出占比21%,临床前研发支出占比11%,临床研发支出占比68%,临床研发支出占据最大比例。
目前,临床CRO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初创公司难以抢占市场份额,IQVIA、Covance、LabCorp、Parexel等龙头公司地位已经形成。
药物发现CRO阶段毛利率最高,CDMO/CMO人均创收最高
药物发现CRO阶段毛利率最高,经济附加值最高,但人均创收较低。CDMO/CMO人均创收较高,毛利率较低。在毛利率方面,药物发现CRO>临床前CRO>CDMO/CMO>临床CRO。在人均创收方面,CDMO≈临床前CRO>药物发现CRO。
研发人才在CRO行业属于核心影响因素,多数小型企业核心人才较少,规模较小。如果企业想要扩大规模,需要投入大量研发人才,但会因此降低人均创收。CDMO/CMO行业属于高度机械化行业,自动化程度较高,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所以人均创收较高。
CDMO行业具有更高的经济附加值。CDMO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一方面扩大产能,另一方面通过工艺优化,获取高附加值订单。CMO行业不涉及工艺过程,无法进一步提高经济价值。
医药CXO行业规模扩大,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439亿美元
医药CXO行业由CRO、CDMO/CMO三个细分行业共同构成,医药CXO行业市场规模由大分子CDMO/CMO、小分子CDMO/CMO、CRO(药物临床前、药物发现、临床外外包)多个市场规模叠加组成。2013-2020年,中国医药CXO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0.8%,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1,439亿美元。
CXO企业需要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扩大自身收益率
企业可以通过投资自建与企业并购两种途径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
查尔斯河、药明康德等多家CDMO行业龙头采用并购的方式,扩大业务范围,延伸至CRO服务领域,进一步成为医药CXO行业龙头。
CXO企业并购优势有两种:
(1)扩充业务领域:CXO作为一站式服务平台,业务服务范围越广利润越高,通过收购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可以补充自身业务空白,如查尔斯河在2016年完成收购后,ROIC提升至10.4%;
(2)扩张产能:收购大型药企的闲置产能,提升生产实力,同时可以通过收购当地产能进入新市场。如Avara相继收购阿斯利康、安斯泰来、优时比、默沙东、辉瑞、GSK等大型药企的工厂,市场版图持续扩大。
企业需要发展特色技术,以便于扩大药物发现阶段经济价值
CRO中的药物发现阶段是新药研发流程中最前端的环节,也是技术难度和经济价值最高的环节,对专业度、特色技术要求较高。发现一种新药物,通常需要筛选百万级的化学物质 ,同时因为药物化学的合成难度高,可供筛选的物质匮乏,药物发现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药物发现阶段中的药物筛选技术行业壁垒较高:从技术布局来看,DELT技术具有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药明康德和成都先导已经完成DELT技术布局;在技术广度方面,药明康德已经完成全技术平台布局,不仅拥有技术沉淀要求较高的高通量筛选,也拥有未来较具潜力的DELT等平台。
深度见解:企业需要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增加客户粘性,顺应大分子药物发展趋势
一站式服务平台指在新药研发生产全流程中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生产服务,满足客户整个药品生命周期的生产需求。提高客户的研发效率,同时扩展业务范围,减少CXO企业的获客成本,增强客户黏性。
大分子药物已经成为业务发展趋势。2019年全球销售TOP20药品,其中12种是大分子生物制药。因此,小分子药物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小分子市场,需要考虑顺应大分子药品的趋势,企业进行业务转型增加业务营收。
CRO行业壁垒较高,拥有较高的技术难度,需要极高的人力成本以及研发成本,同时大分子药品CRO市场已经形成稳定格局,初创公司难以抢占市场份额。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CXO行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睿智化学[30014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