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晚报 | 德国一护士用生理盐水冒充辉瑞新冠疫苗,近8600人受影响 2021年8月11日第575期
1
德国一护士用生理盐水冒充辉瑞新冠疫苗
近8600人受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弗里斯兰地区政府10日发表声明称,当地一名护士用生理盐水冒充新冠疫苗给民众注射,可能有8577名居民受影响。
据调查,涉事护士称,今年4月她在工作中打翻一瓶辉瑞疫苗,为掩盖事实,她将生理盐水注入六支注射器以冒充疫苗。政府声明表示,不排除这名护士今年3月至4月值班期间曾多次这样做,目前官方正在联系该事件可能牵涉的所有居民。当地官员表示,虽然生理盐水不会对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但当时前来接种疫苗的多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人,这名护士的行为给这些人带来了更多风险。(来源:央视新闻)
2
新加坡研究团队:
新冠疫苗接种者感染德尔塔毒株后
病毒载量更快降低
央视新闻消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报道,新加坡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冠疫苗对于预防德尔塔毒株引发的重症和有症状感染,高度有效。比起未接种疫苗者,已完成接种者确诊后的病毒载量下降得更快,初期抗体反应也更强劲。
参与研究的人员来自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以及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等10所医疗机构和医学院。研究团队今年4月至6月对当地超过200名因感染德尔塔毒株而住院的确诊者进行调查,当中71人已完成接种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其余130人尚未接种。
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德尔塔毒株的已接种者和未接种者,在染疫初期的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简称Ct值)分别为19.2和18.8,意味着两者刚确诊时的病毒载量相近。不过,已接种者的Ct值随后上升得更快,即病毒载量下降得更快,脱落病毒的时间也更短。
研究也发现,已接种者初期的抗体反应较为强劲,在发病一周内就产生抗体,未接种者只有16%测出抗体。
另一方面,被德尔塔毒株突破疫苗防线而被感染的确诊者普遍较年长,但接种后需要输氧的重症概率明显较低。已完成接种的71人中,21.7%患肺炎,2.8%需输氧;相比之下,未接种的130人,有53.1%患肺炎,20.8%需输氧。
报告也指出,接种疫苗似乎能减少病毒的二代传播,但有待更大规模的社区监测研究进一步确认。(来源:界面新闻)
3
阿斯利康疫苗研发负责人:
面对德尔塔毒株,群体免疫是不可能的
《卫报》8月11日报道,阿斯利康疫苗研发小组负责人、牛津大学教授安德鲁·波拉德(Andrew Pollard)表示,目前面对“德尔塔”新冠毒株,实现群体免疫是“不可能的”,因为该毒株可传染已接种疫苗人群。
波拉德教授在向英国国会议员提供数据时说,疫苗并没有阻止新冠疫情的传播,这意味着在人群中达到整体免疫力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mythical )。波拉德说:“德尔塔变体仍然会感染已经接种疫苗的人,这说明,任何仍未接种疫苗的人都可能在某些时候会遇到病毒......而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完全)阻止这种传播。”
根据此前数据,现有的新冠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非常有效,但并不能完全阻止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来源:界面新闻)
4
国家卫健委:全国累计报告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80809.2万剂次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8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80809.2万剂次。(来源:央视网)
5
上海将分步启动
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预约接种
据上海发布微博8月11日消息,8月12日起,上海市启动15-17岁人群登记预约接种。家长(监护人)可以通过“健康云”APP在线登记预约,预约成功后,孩子在家长(监护人)陪同下前往预约的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
12-14岁人群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时间另行通知。12-17岁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根据有关部署安排另外适时启动接种工作。
目前接种疫苗为国药中生北京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科兴中维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接种2剂次。
如有新冠疫苗接种相关问题,可拨打12320上海卫生健康热线咨询。(来源:界面新闻)
6
宁波舟山港1人核酸检测阳性
北仑区暂停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三天
据“宁波发布”消息,8月11日上午,宁波发布了宁波舟山港作业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为严防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经北仑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2021年8月11日至8月13日暂停北仑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三天(含固定接种门诊、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队等),后续接种信息将在北仑发布、健康北仑微信公众号、仑传APP等平台发布。(来源:界面新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