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癌痛规范化管理的实践经验
编辑(见习):高路 吕博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风起芦苇荡,心动沙家浜”这里提及的著名5A级景区就坐落在江苏省常熟市。 提到常熟市,不禁想起一句广告语:“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常熟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是风景旅游城,地处江南水乡,气候宜人,而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坐落在这座历史文化与风景秀美的城市。
与共和国同龄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国县级医院综合排名13位,16个专科进入前30强,同时也是苏州市2022年三甲医院规划单位之一。 现有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常熟市重点学科、专科13个,肿瘤科作为9个苏州市重点学科、专科之一,也 是常熟市唯一一个肿瘤医学中心。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本部院区)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疼痛组
“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江苏省也随后将通知下发到下属各市县医院。这对医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常熟一医)院长陈波说, 肿瘤患者往往是医院外转的主要群体,常熟市有167万人口,建设“高发病率+高外转率”的肿瘤学科尤为重要。 细数常熟一医肿瘤科的发展历程:1994年9月,医院肿瘤科成立;2005年3月,成为常熟市重点临床专科和常熟市肿瘤临床诊疗中心;2006年7月,成为首批苏州市重点临床专科;2014年4月,成功创建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癌症规范化治疗病房证书
“在我国致死的高危病种中,恶性肿瘤排名第2,为22.17%, 而恶性肿瘤一个最常见的痛苦症状就是疼痛,这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陈波说,为此,医院以评审为契机, 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疼痛小组,两名副院长为副组长,成员包括医务处处长、护理部主任、肿瘤科主任和药剂科主任。 据了解,目前常熟一医肿瘤科医护人员有6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0人。科室设置了三个病区:肿瘤一科50张床位,主要收治以首选化疗为主、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病例;肿瘤二科43张床位,主要收治以操作为主的肿瘤病例,包括介入、诊断、放疗住院病例;还有一个综合病区,收治开发区当地的肿瘤患者。
科室设置 “我们还建立相关制度,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给予支持。” 陈波举例道,比如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管理制度、创建活动相关制度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考核、门诊及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实行电子化打印等。
组建MDT,优化诊疗环境
2016年,设置 舒缓病房,床位11张,用于收住晚期癌症姑息治疗的病人,真正做到“舒病人痛,缓家属忧”。 “关注癌症患者的心理,带给患者心灵上的慰藉,与治疗同等重要。”陈波告诉记者,医院还设立了祈祷室,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在这里进行祷告。 “我们医院是在翁家花园的基础上建立的,而翁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园林,里面山水皆具,清荫宜人,患者身处其中看到如此美景可以暂时忘却癌症带来的病痛,有益于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癌症治疗效果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陈波如是说。 除此之外, 常熟一医还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模式下的诊疗团队, 团队由医疗、护理、营养、心理、康复、药剂等部门人员组成,从多方面给予患者帮助,从而减轻他们的痛苦。
MDT诊疗团队构成图
病房管理助力示范病房创建
陈波对于病房管理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陈波告诉记者,患者来到门诊、急诊就诊,接诊医师会对患者进行癌痛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确定需要入院进行治疗后,医务人员要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进行进一步的疼痛评估并记录,评估过后将疼痛评分表挂在患者床旁,以便于了解患者的情况。
实行闭环管理 对于癌症患者的病程记录, 在医院系统中特别添加了专门的绿色三角进行标记,并在体温单中增加了疼痛评估, 而疼痛评估单也增加了体表图示可以对于患者疼痛部位进行更精准的的记录。
把癌痛规范化治疗纳入科室质量控制指标也是陈波的管理方式之一。 “科室要每月对患者进行监测并上报医院患者情况,建立随访机制。”陈波介绍,对于出院患者由门诊专人负责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居家治疗情况,把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而对于在院患者建立住院癌痛患者电话随访制度,开展疼痛规范化治疗指导。 为了让患者更加了解癌症,医院不但在病房设有创建活动公示、疼痛知识教育宣传栏等,还会每季度举行一次宣教讲座及培训,讲解癌症的相关知识,实时关注癌症最新消息并及时调整癌痛规范化诊疗的理念,提升癌症诊疗水平。
开展宣传教育讲座 陈波提到,虽然医院在癌痛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对于癌痛病房的建立和无痛癌症的治疗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见习):高路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