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左室肌肌节段ASE模型

2021-08-12 13:19

16段分段法是1989年由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提出的。

      左室心肌节段的划分 最常用的就是 16段模型、17段模型 和最新的 18段模型
16段分段法是1989年由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提出的,将左心室心肌分为三个心肌环,即基底环、中间环和心尖环,每个环的高度均是左室长度的1/3,其分界点为:二尖瓣瓣环水平至乳头肌尖端为基底环、从乳头肌尖端至乳头肌根部为中间环、乳头肌根部以下为心尖环。用牛眼图表示外环代表心底节段,中环代表中乳头肌水平,内环代表心尖水平
       在短轴切面上,将基底环和中间环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占左心室周长的60°),将心尖环水平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占该水平的左心室周长的90°),区域的分割开始于室间隔和右心室游离壁的前交界处并逆时针旋转,这样就形成了16个节段,分别为:
         基底环:前壁基底段(1)、前间隔基底段(2)、下间隔基底段(3)、下壁基底段(4)、下侧壁基底段(5)、前侧壁基底段(6)
         中间环:前壁中间段(7)、前间隔中间段(8)、下间隔中间段(6)、下壁中间段(10)、下侧壁中间段(11)、前侧壁中间段(12)
心尖环:前壁心尖段(13)、间隔心尖段(14)、下壁心尖段(15)、侧壁心尖段(16)
  AHA提出的17段则是在16段的基础,将心尖部分为5个节段,即在前壁(13)、间隔心尖段(14)、下壁心尖端(15)、侧壁心尖段(16)及心尖帽(17)。心尖帽的定义是超出心腔末端的心肌部分。

 18分段模型是将心尖环分为六个部分,类似于基底和中间环的分割,我们通过牛眼图来看看三者的区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左室肌肌节段,乳头肌,左心室,尖端,左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