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刘长伟】给宝宝添加辅食前,新手妈妈需要做的功课

2021-08-12 09:12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建议母乳喂养满6个月以后及时添加辅食,因为有研究揭示,母乳喂养满6个月比满4个月能降低宝宝出现感冒、腹泻、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文章来源:儿童营养师刘长伟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说起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机,一句话诠释新手妈妈的心情: “怕它来,又怕它不来。 ” 

怕它来 ——还没做好知识和心理储备,有种还没复习好就上考场的抓耳挠腮紧张感…

怕它不来 ——宝宝至今仍没有想吃辅食的意思,会不会营养不良? 影响生长发育?


消除这种要命的焦虑感的唯一方法无他,唯有趁现在好好补课! 那些宝宝辅食添加时妈妈一定会遇到的问题,今天就来一网打尽!



 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有人说是宝宝满6个月,有人说是满4个月,到底哪个对?来听听官方说法: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等的建议,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且6月龄内婴儿的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不佳,所以建议最好是6月龄以内坚持母乳喂养,满6月龄后开始添加辅食。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儿科学会等国际权威机构也都建议宝宝满6月龄以后再添加辅食。  

 
不过,此处有一个细节:虽建议大多数宝宝满6月龄添加辅食,但并不意味着4~6个月期间所有的宝宝都不能添加辅食。如果宝宝在4月龄以后,挺舌反应消失对进食感兴趣、能自己把食物投放进嘴里等表现时,单独依靠母乳无法满足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时,可能就意味着:时机到了!  


当然,如果6个月前添加辅食,最好先咨询专业人士,对宝宝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建议母乳喂养满6个月以后及时添加辅食,因为有研究揭示,母乳喂养满6个月比满4个月能降低宝宝出现感冒、腹泻、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第一口辅食怎么吃?


宝宝第一口辅食应该吃什么呢?菜水?果汁?自制的米糊?


都不推荐。推荐的是:最初的辅食注意富含铁,强化铁的谷类、肉泥等,第一口辅食可以是强化铁的婴儿米粉,但不是一定。


中国营养学会学会提出,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有1/3~1/2来自辅食,且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来自辅食的铁更是高达99%!结合其富含铁和易吸收的特点,强化铁的婴儿米粉是宝宝往往成为很多宝宝第一口辅食。


妈妈需要用母乳、配方奶或者水将米粉冲调成较稀的泥糊状,然后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递到宝宝嘴里,让宝宝尝试。


此时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千万别抄起勺子一股脑往宝宝嘴里,尤其是舌体后端硬塞,避免宝宝吞咽不及,引起窒息或恶心、呕吐!另外,第一天吃也别贪多,宝宝尝试1小勺到几小勺就可以,之后再按需增量就行。



 各月龄宝宝辅食分别怎么吃?


解决了第一口辅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毕竟,也不能让宝宝连续好几个月都只吃米糊!


各种疑问在此刻一股脑“上头”:宝宝吃辅食了还要喂奶吗?宝宝什么时候吃肉、吃鱼、吃菜?具体又吃多少?需要加食用油、调味品吗?


关于这些问题,结合权威机构的观点,给出建议:  


瓷勺(10mL)及直口碗(250mL)参考



7~9个月——


吃什么:母乳(600~800ml以上)、强化铁的谷类、面条等3~8勺、研磨成泥状或剁碎的肉禽鱼、豆腐等3~4勺,蔬菜、水果各1/3碗;可添加0~10g(每餐1~2滴)植物油(如亚麻籽油、核桃油等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可用来炒辅菜。


怎么吃:第一次喂辅食,可先喂一定的奶,半饱后喂辅食,而不是在宝宝非常饥饿的情况下直接喂辅食,这样宝宝更容易拒绝尝试辅食。然后,逐步过渡到用一顿辅食代替一餐的奶,每天4~6顿母乳、1~2顿辅食的交替。


特别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对食物过敏。妈妈不用刻意延迟过敏食物的添加,但每次给宝宝添加新食物时,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每次只能给宝宝尝试1种新食物,不能同时吃好几种新食物,防止一旦过敏找不出到底哪种食物是过敏原。



一开始不要吃多,后面慢慢增量,3~5天之后,若没有出现腹泻、呕吐、湿疹等情况,再尝试新的辅食。



如果出现明显过敏反应,可向医生寻求帮助。明确过敏的食物,可能需要等待3~4月之后症状消失再重新尝试。



10~12个月——


吃什么:母乳或配方奶(600~700ml)、鸡蛋(每天1个)、剁成小颗粒或块状的肉禽鱼4~6勺(50g左右)和谷物1/2碗、蔬菜瓜果各1/2碗;若不对牛奶蛋白过敏,可添加少量奶制品如酸奶、奶酪,但建议不直接喝大量的鲜牛奶。


怎么吃:一日2~3餐辅食之外,穿插喂3~4顿奶。


特别注意:宝宝8个月以后,就可以引入手指食物,即宝宝能用手抓起的食物,如煮熟的胡萝卜条、西兰花小朵、馒头、苹果片等,手指食物的粗细和软硬程度随宝宝咀嚼能力的提升而添加。


12~24个月——


吃什么:母乳或配方奶(400-600ml)、鸡蛋(每天1个)、正常烹饪性状的肉禽鱼6~8勺(50~75g)、谷物类3/4~1碗、蔬菜和水果各1/2~2/3碗(100~150g),少量鲜牛奶及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当然,国外也有推荐,1岁以后可以直接喝纯奶了。


怎么吃:这阶段宝宝吃的辅食量可以更多了,同时会尝试日常家庭食物,所以不必刻意将所有食物剁碎或达成泥糊了,但应适合宝宝吞咽,例如肉类可以做成肉圆、馄饨等,菜的性状可以。  


辅食添加进程(点击图片放大)


总结规律:给宝宝添加辅食,应遵循“种类从一到多”、“性状从细、稀到粗、稠”、“数量从少到多”的原则,一步步升级通关!



 哪些辅食不推荐吃?


有细心的小伙伴想必已经注意到,还有一个疑问没解答:什么时候加盐、糖这些调味品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在宝宝添加辅食期间,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宝宝吃的?下面一一给妈妈们说明白:


1. 含盐或糖的食物
宝宝1岁以前是不需要摄入盐分的,额外加盐不仅可能会增加宝宝身体的排泄负担。额外加糖会增加肥胖的风险。


再次强调,1岁以下宝宝食物中不应加盐和糖等调味品,也不推荐让宝宝喝果汁。


1岁以后宝宝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饭,但饭菜口味也应尽量清淡少盐。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观点提出,禁止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食品和饮料中添加糖和其他甜味剂,也就是说: 3岁以下限糖!


2. 油腻、油炸的食物
婴幼儿阶段,不推荐给宝宝吃得过于油腻,可以把辅食用油炒炒,但并不需要向辅食中刻意添加大量的油脂。



3.  影响健康或发育的食物
这里重点讲3类食物:蜂蜜,脱脂或低脂奶,还有以菜水、米汤、稀饭为代表的低营养密度食物。



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1岁以下的宝宝肠胃菌群不完善,不具备抵抗这种病菌的能力,一不小心就容易感染、中毒,严重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通常是要等宝宝1岁以上,肠道菌群完善了,才可以给宝宝吃蜂蜜。当然,蜂蜜并非是健康食品,也属于需要限制食用的“游离糖”。


2岁以下宝宝喝鲜牛奶或吃奶制品时,必须是喝全脂奶或吃全脂奶制品,不要喝脱脂或低脂奶及其奶制品,否则会限制宝宝在奶制品中脂肪的摄入,影响生长发育。


菜水、米汤、米油为代表的这一类食物,不仅营养密度低,还“占肚子”。宝宝吃多了就别吃不下太多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了,长此以往容易营养不良。



好了,今天的补课就到此结束。


现在,妈妈们对于添加辅食这件事,心里是不是比较有底了呢?有任何意见或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认真解答的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母乳喂养,奶制品,调味品,辅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