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北上广,带量采购发展的风向标

2021-08-10 11:12

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是中国经济、人口、医疗最为发达的区域,北京、上海、和广东作为其牵头省市,其集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相当程度上引领国内医改的发展方向,具有风向标及借鉴意义。药企应该抓大放小,集中资源在此区域集中资源挖掘市场。



药企应该抓大放小,集中资源在此区域集中资源挖掘市场。


北京、上海、广东历来是药企看重的医药一线市场,进入带量采购年代,三地不仅要执行国家集采的采购结果,同时也要制定当地的集采政策,通过集采这一重要抓手成为医改或“药改”的一个关键突破口。


这三地不能简单将其视为一个城市或省份,而要看到其处于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或大湾区)是其市场战略纵深,集采政策的制定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发展。


按商务部最新发布的《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广东、北京、上海的药品销售额位居前三。其中,京津冀销售额占比为12.8%,长三角占26.5%,珠三角占10.6%,三个经济带医药市场份额至少占全国的50%。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三个经济带人口4.71亿,占全国人口的33%。


北京:京津冀联盟带量联动、双向选择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医疗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是医疗的学术高地,同时也是各项医疗、医药政策研究、制定和发出的源头。



北京的带量采购,一开始就采取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而不是单一城市进行。这既有北京近6年来常规品种进行的所谓“数据库招标”、“一城一价”以及打通等级医院与基层机构的用药目录取得的联动效果,并经历了4+7集采,北京积极报量取得了较好的执行成果有很大底气。


此外,京津冀药品、耗材采购也酝酿并实施多年,从普通项目延伸到带量采购也非常顺理成章,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采购联盟,因此集采项目不仅京津冀三地,也吸引了山西加入,最终变成"3+N"联盟。


2020年12月,《京津冀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工作意见》出台,京津冀“3+N”联盟药品集采于2021年4月开标,纳入集采的11种药品为用量较大、价格较高、竞争较充分、临床使用较成熟、采购覆盖面较大的高血压、糖尿病两类慢病用药。京津冀晋四地医药机构积极参与,汇集意向采购量10556.83万片/粒,占医药机构总需求量的70%。


最终尼麦角林、托拉塞米、卡维地洛、吲达帕胺、非洛地平共5个品种的集采中选,涉及18家企业20个厂牌中选,价格平均降幅71.46%,预计四地每年可节约1.4亿元。


京津冀集采方案中值得业界关注两个特殊要点:


一是带量联动,双向选择。依据采购主体用药需求,参照市场总体价格水平,综合质量等因素,联动全国带量采购价格, 按照带量分包的方式,通过购销双方互相选择等方式,确定中选药品,实行带量采购。


二是对带量结果的分配,医疗机构报量的药品若在中选范围,对应意向采购量全部计入该中选药品的协议采购量;医药机构报送需求的药品若未在中选范围,对应的意向采购量作为待分配量由医药机构在中选产品中自行分配的规则确定。


由此看来,京津冀的带量联动,是明确指出按照带量分包的方式,购销双方互相选择。即市场选择权交给地方和企业,只有双向同意才能确定中选。此外,医疗机构对待分配的中选品种,有自己的选择权,这就需要企业要提前做好报量、价格维护以及中选结果出来后的分标等各项预案准备。


上海:三批带量采购及GPO


上海在国家带量采购实施之前,就已经开展了3批带量采购,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至少有几点:


一是集采品种的纳入方式,即选择用量大、使用面广,厂家多的,而且仿制药质量要所有保证(过评,或者溶出度试验达标),而对于独家、采购量小、短缺药、治疗窗狭窄的暂不纳入;


二是明确采购量及付款方式,让参与企业放心;三是明确优先使用中选品种。这三条,事实上都被国家集采所借鉴。


除了三批集采,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国家及地方层面一直在酝酿并推动长三角采购联盟。2021年6月,上海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夏科家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要与兄弟省市加强联动,共同加大药品招采机制探索。发挥上海先行实践探索的优势,加强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协同。探索对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的品种,实行再次带量采购办法,引入综合竞价机制。对未纳入国家集采范围的品种,结合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建设,探索区域联盟采购和集团采购。



此外,新一轮上海GPO即将开始,纳入产品数量高达2754个,中药、化药、生物药全部一网打尽,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涉及采购金额325亿元,并且参与机构辐射范围也非常广泛,共计130家医疗机构,涉及虹口、嘉定等八个区。未来带量采购与GPO将覆盖整个上海的用药采购供应保障。


长三角带量采购联盟包含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目前:


安徽省已先后成功组织了3批次、108个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可节约资金近10亿元,积极探索长三角区域药品联盟采购,分期分批实施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上每年不少于1次。


江苏已实施一次集采,今年7月发文将开展第二轮。第一轮药品集采包含烟酰胺注射剂等 14 个品种,其中包含8个注射剂品种,5个口服常释剂型以及1个软膏剂。第二轮集采,共涉及头孢唑肟注射剂等13个已挂网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


浙江于2020年8月和11月先后开展了部分医用耗材和部分药品集采,2021年7月23日公布《浙江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暂行办法》,将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省市联动、市级联合的具有浙江特色的集中带量采购新模式。未来浙江集采呈现:国采+省采+市级联合三级覆盖,如果再加上长三角集采联盟,将有3+1深度交叉纵向密集采购、横向联合兄弟省市补缺采购。有一定销量规模的品种都将会被纳入集采的轨道。


广东:三大采购平台下的带量采购


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及经济大省,广东在医药市场上的份额也是数一数二,在药品采购方式上,从2013年成立省平台、2017年运行深圳GPO,2018年启动广州GPO,探索出独具广式“味道”的集采之路。



作为国内第一个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广东省平台从2014年正式开始运行,按医疗机构的报量聚合在平台上与生产企业竞价、议价,可视为带量采购的雏形,从最初的一个月一次报价交易,到后来的三个月一交易。


进入带量采购时代,除了执行国家集采的结果外,广东也在酝酿本省的采购办法,即分批、分类通过5年时间对采购金额排名前80%的药品进行集采,这一举措尺度之大堪称石破天惊。但仔细分析,其实5年的时间内将采购用量大、价格高的品种纳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品种范围,与京津冀、长三角各省市并无本质区别。虽然广东采用的是高举高打的思路,一出手就站在相当高的位置,不过,其采购思路也是通过渐进式的不断迭代产生的。


省平台过去几年“团购”的方式相当于1.0版本,采购思路质朴而自然,但由于报量与实际采购量、支付结算并未像国家集采那样有保障,只能是带量采购的雏形。


而广东牵头的10省头孢氨苄的联盟采购,事实上已经打通了国采续标与地方带量采购联盟两个本无关联的项目,从国采延伸到地采,在思路上耳目一新大开脑洞。其用意似乎是想通过一个项目,来解决同一个通用名下所有厂牌,包括国采中选的仿制药、未中选的原研、参比制剂,以及未过评的仿制药的准入及采购问题。


在结果上,口服常释剂型剂型(胶囊)及缓控释剂型(缓释片)中选、颗粒剂流标,结果也未尝不能保障供应。且中选价大大超过原国采中选价,为业界带来一个全新的思考:价格到了一定阶段,是可以上下波动的。这一阶段是具有一定开创性的,可以称为2.0版。


在此基础上,广式采购继续迭代。仍然是广东牵头,此次是13省对国采第一、三批45个品种的国采续标+联盟采购,基本架构与头孢氨苄联盟集采类似,但规则大大改进,堪称有招标以来规则最为繁复的药品采购项目。品类划分(过评AB/非过评B)、报量方式(金额占比)、阶梯报价与动态給量、不同通用名合并竞价/日均费用的指标,口崩片等特殊剂型差比换算(1.8倍/1.5倍)、余量分配等等,都刷新了各省采购规则繁复程度的记录。


目前,这一集采方案仍未定稿,但体现的采购思路应该会影响到真正的高潮----也就是16省针对200多个品种的联采。这一即将实施的项目可以是4.0版


对于“前80%品种”如何定义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对在此范围内的品种进行分批采购?第一批采购什么?第二批采购什么?如何把握节奏和尺度,可能难度不比规则制定更小。


除了省平台上述的大思路,广州、深圳GPO也有相应的动作。


8月5日,广州市医保局公布《关于深化广州药品集团采购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将全面落实公立医疗机构采购自主权,通过区域联盟、医联体、医院联合等方式开展药品集团采购。在国家、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范围之外,开展市级集中带量采购。分批分期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市级集中带量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目前暂不包括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启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集团采购。


目前深圳GPO覆盖全国20个城市,采用直接挂网采购和集团采购成交药品挂网采购两种方式,涉及采购药品合计1246个通用名品种。未来将扩展分为直接挂网、限价挂网、带量、备案采购等四类采购方式。


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是中国经济、人口、医疗最为发达的区域,北京、上海、和广东作为其牵头省市,其集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相当程度上引领国内医改的发展方向,具有风向标及借鉴意义。药企应该抓大放小,集中资源在此区域集中资源挖掘市场。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作者:点苍鹤

排版:Janessa

责编:Adam





商务合作|021-5280685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京津冀,采购,集采,药品,医疗,医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