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医院职场的不良风气,整治净化,完善院内管理制度。
近日,“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引发舆情效应,成为公司危急公关事件,既反映了公司治理中的漏洞和职场风气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职场反性骚扰、反性侵制度的思考。医院诊疗活动和职场也存在同类风险。近年来,涉及患者个人隐私的敏感科室(如妇产科、肛肠科、泌尿外科、儿科、手术室等)在执业活动中,受到患者或其家属投诉医生性骚扰或性侵的事件偶有发生。同时,职场风气也存在类似情形,如医护人员与患者、规培学生、实习学生或其他职工存在不正当关系而被家属、当事人投诉,甚至大闹医院,形成负面效应。加之,也有个别医务人员在执业场所使用不文明言语,导致新入职员工的不适应,加剧职场不良风气的形成,严重影响医院救死扶伤的社会公益形象。基于此,笔者拟结合法律实务,就如何预防和处理该类事件,降低或避免医院社会声誉影响,提出个人建议。
一、针对诊疗活动的性骚扰风险,医院应加强自律,做好防范。
1、建立入职查询制度。
切实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规定的入职查询义务,加强与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联系,定期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性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如发现,及时解聘或不予录用。
2、加强患者隐私保护。
医务人员从事体格检查、触诊或指检等行为时需提前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并征得其同意,尽可能由同性医务人员实施检查行为,如对异性患者进行检查,应有其他医护人员(含实习生)在场或患者家属陪同。
3、完善应急处理流程。
建立患者反性骚扰、性侵工作小组,畅通投诉渠道,一经受理,及时组织调查,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同时,将涉事医生暂时调离岗位或暂停执业,安排休假,必要时报警处理,并加强舆情监控,做好舆情应对。
二、针对医院职场的不良风气,整治净化,完善院内管理制度。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个人品行考察。
一方面组织院内职业道德教育,包括医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将试用期员工个人品行纳入考核,留存相关培训和考核记录;另一方面,在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中增加遵守公序良俗的条款,在评优评先方面强化对个人德行和文明言行的考察,增加道德权重。
2、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第一,明确职场不良风气的范围,包括语言和行为,如涉性等不文明语言、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关系(如已婚员工与患者、学生、其他员工之间不正当亲密关系)、职场性骚扰或潜规则等。
第二,建立职场不良行为的惩罚机制。
第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可从轻到重,量化轻重积分,根据积分适用不同的处分,如警告、记过、记大过、劳动合同解除等,设置梯度,既可实现惩治目的,也给予了犯错员工改正错误的机会,降低或避免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或扣减工资的法律风险。
第四,畅通院内性骚扰、性侵投诉路径,避免员工投诉无门,增加机构运营风险和舆论风险,影响医院社会声誉。
第五,经调查核实存在造成医院或他人社会评价降低行为的,符合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医院应对双方作出处理,如双方均被解除劳动合同,确保处理公平公正。
第六,有关职场不良风气处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如调岗、绩效考核和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需经院内民主程序通过,并公示,通知、约谈和处理等文书需当事员工签收确认,确保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程序合法,内容合理。
综上,医院在应对前述职场不良风气和诊疗行为性骚扰投诉等涉及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问题时,既要做好预防,健全制度,加强培训,畅通沟通渠道,还需做好舆情应对,确保医院声誉受损程度最小。
(作者:刘春林 四川闰则律师事务所律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