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尿管周围漏尿怎么办?

2021
08/09

+
分享
评论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A-
A+

留置导尿护理虽是很常见的护理操作,但临床工作中总有一些细节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从实际工作出发,就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尿管从腿上过还是腿下过?


笔者查阅了人卫版的《基础护理学》教科书,书中关于集尿袋连接的说明:集尿袋妥善地固定在低于膀胱的高度;引流管要留出足够的长度,防止因翻身牵拉使尿管脱出;防止尿液逆流造成泌尿系感染。但教科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引流管从腿上过还是腿下过。


笔者就此请教了本院泌尿外科护士长,她的观点是引流管应该从腿上过。


其一,放在腿下会造成人为的引流管压迫,从而导致尿流阻断(泌尿外科需要冲洗的病人多);


其二,只要尿袋低于膀胱,不会造成尿液返流。



2、搬运病人时需要夹闭引流管吗?


留置尿管的病员在搬运过程中应该进行夹管,一是避免尿液返流逆行感染,二是方便尿袋的放置。因为搬运过程中需要提尿袋,有可能导致尿袋高于膀胱。


临床上经常碰到护士记得夹闭,却忘了打开,多多留意,多提醒自己,就会养成习惯了。千万不可「因噎废食」——怕忘记打开夹子而不去关闭引流管。


3、记尿量需要下医嘱吗?


案例分享:范某,女性。因「确诊宫颈癌 2 月余,要求放疗」入院。病历记录中这样描述:患者从 11-13 下午开始出现无尿,至 11-14 下午尿量 400 ml。行彩超示:膀胱残余尿 4 ml,双肾盂有扩张,但程度不重,考虑肿瘤所致肾功能不全。


11-15,晨交班,护士小赵在交班时提到「37 床范某晚上几乎无尿」。


问:几乎无尿是什么意思?


小赵回答:前夜班交班 50 ml 尿量,后夜班的尿袋里也就 50 ml。


追问:那患者 24 小时尿量有多少?


小赵支支吾吾答:没有记录尿量,医生没有下医嘱。


我查看了护理记录后发现 14 日 10:50 有一班记录,提到患者「少尿」,接下来就是 14 日前夜班护士记录的「50 ml」尿量。至交班时(15 日 8:00),整整 21 小时,尿量的记录只有 50 ml。


我们一起去到床边评估,患者尿袋及引流管内有约 50 ml 的血尿。患者家属说尿袋里的尿液是从 14 日下午开始留下来的。



记尿量需要医生下医嘱吗?答案是肯定的。


但如果医生没有开医嘱,对于这样一位留置导尿病人,护士是否需要记录患者的尿量、颜色、性状呢。


如果是三基理论考试的是非题,我想大家肯定会选择「是」。


但具体到临床实践工作中,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学会病情评估和分析,如果医生没有开医嘱,就要提醒医生补开。即使没有医嘱,对这种「少尿」的患者,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尿量也是必须的。


4、集尿袋中的刻度准确吗?


关于出入量记录,普通病人若不导尿可以采用尿壶(有刻度)记录;对于尿失禁病人,可以通过称纸尿裤的重量或者留置导尿管接尿袋看刻度;危重病人会要求记录每小时出入量,这种病人一般会留置导尿管接精密尿袋,每小时看刻度就可以了。


用集尿袋上的刻度记录尿量真的准确吗?


我将上述案例中的尿袋竖放,可以看到约有 50 ml 的尿量,见下图。



将尿袋侧放,却看见刻度在 80 ml 左右。见下图。



对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几毫升的尿量都是非常「珍贵」的。那护士应该记录 50 ml 还是记录 80 ml?


我拿了一个注射器抽取,尿量是 58 ml。



建议:对于需要记录尿量的危重患者,如有条件,以带有刻度的量杯测量更为准确。集尿袋上的刻度可能会有误差,不建议作为精准测量的依据。


5、导尿后何时倒第一次尿并记录尿量呢?


危重病人在导尿后,首次放尿需要记录尿量及尿液的颜色。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 1000 ml;如果尿量很少要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相应的治疗与处理;如果是休克病人,尿量少,至少一个小时有一次评估记录;如果尿量在正常范围,可以每 3~4 小时记录一次。


至于如何记录,具体还是按各家医院护理部的质量标准规定执行。


6、尿管周围漏尿是什么原因?


留置导尿的患者遇到漏尿也是件头疼的事。常见原因以及对策如下:


(1)膀胱痉挛:气囊刺激膀胱颈部肌肉引起强烈收缩,引起阴茎痛和漏尿。


对策:减少气囊内液体量;给予抗胆碱药;考虑换小一号的导尿管。


(2)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体过少或气囊畸形:使膀胱颈处于一个开放状态,当膀胱内压力大于尿道夹闭能力时即出现漏尿。


对策:换略粗的尿管;按规定往气囊再注水。


(3)导尿管堵塞导致漏尿:急性尿路感染、尿沉淀物产生、钙盐沉积、出血会导致尿管堵塞,尿液流出不畅,当膀胱容量达到一定量时,出现尿液从尿管周围溢出或伴有尿潴留。


对策:更换导尿管时需更加小心操作。


(4)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肉松弛:使膀胱颈处于一个开放状态,出现漏尿。多见于脊柱科病人。


对策:换略粗的尿管;将尿管向外稍牵拉。


7、尿管周围漏尿怎么办?


(1)前提:前提是保障尿管通畅。患者出现导尿管外漏尿,护士首先要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这一点,在留置导尿术前操作流程中,有明确指示:术前用物要准备一次性双腔导尿管 2 条,插管前要检查导尿管是否漏气……这些都是为防漏尿的前期准备)。


(2)排除:留置尿管漏尿问题,首先要排除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症用药。


(3)评估:进行留置导尿操作前,责任护士注意评估患者的既往史,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尿频、尿急、漏尿等症状,排除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4)辅检:有的患者做了前列腺手术,术后还是会有尿频尿急症状。基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就要做好问诊,对于有尿频、尿急、漏尿等症状者,除了做前列腺相关检查,还可提前做 MRI 检查,排除骶神经囊肿,确诊后手术,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而无须再留置尿管。


(5)长度:尿管时,要注意把尿管「下」到位(见尿液就停者是大忌),见尿液流出再插入 2 cm(甚至更多),勿过深或过浅,以确保尿管头端完全进入膀胱,而不致因插入过浅导致气囊注水后嵌顿在后尿道,造成膀胱因尿管刺激而不断收缩,给患者带来痛苦。


(6)注水:往尿管气囊里注水的时候,不要注入太多,10 mL 即可,注水太多,给膀胱造成刺激,一定程度上造成膀胱收缩、痉挛,易导致尿道口漏尿。


 

图文来源:医脉通综合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导尿管,护士,漏尿,尿袋,尿量,膀胱,气囊,记录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