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围麻醉期操作决策和管理规范》:麻醉科工作日常标准操作流程

2021-08-07 10:03

麻醉科工作日常标准操作流程

 

 
01  

第一节 麻醉前标准操作流程




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是指为了方便管理,将一些操作记录下来,确定一个标准的流程,按这个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可避免发生错误。


1

麻醉前访视


麻醉前访视于术前1d进行,应了解以下情况。

(1)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意识是否清醒,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2)现病史、相关病史、手术史、麻醉史、药物/食物过敏史、目前药物治疗、近期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


(3)查体检查患者头颈部有无瘢痕、颈部肿块、后仰困难等,张口度,牙齿有无松动、脱落、假牙,心肺听诊情况,脊柱有无畸形,肢体感觉、运动有无异常。


(4)辅助检查如胸片、心电图是有无异常,肺功能、心脏超声有无异常。


(5)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及凝血功能有无异常,乙肝、梅毒、艾滋病等免疫结果是否正常。


(6)了解手术部位和术式、切除脏器范围、手术时间长短。


(7)对麻醉风险进行评估,行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拟定麻醉方案及应对围术期特殊情况的预案。


(8)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填写麻醉术前访视单。


2

麻醉前会诊、讨论


 
对于伴有严重疾病或对麻醉有重要意义发现的患者,术前需由麻醉科总住院医师或相关科室要求的高年资麻醉医师会诊或组织多学科会诊。会诊麻醉医师应根据患者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及麻醉风险,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科室讨论,并组织麻醉预案或延期手术或暂停手术。  

 
遇有疑难、复杂、重危、高危、特殊患者和新开展手术的麻醉,应在麻醉前提出讨论。讨论的重点是麻醉方案的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与处理措施,并由上级医师提出指导意见。  

 
3

延期手术


 
急诊抢救手术原则上不延期,以下情况的择期手术需延期。  
(1)稳定性冠脉综合征(7~30d内发生的心肌梗死),不稳定或严重的心绞痛,心绞痛未控制,ECG示ST段下移(≥0.2mV)或左室射血分数低下者(<0.4)。  

 
(2)新近发生的阵发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II度II型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3)急性心力衰竭。  

 
(4)术前高血压未有效控制,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5)高血糖,空腹血糖>11.1mmol/L(200mg(dl),尿酮+。  

 
(6)大手术术前Hb<7g/dl,电解质明显紊乱:血钾超出3.5~5.5mmol/L.  

 
(7)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  

 
(8)不明原因的凝血功能异常。  

 
(9)不明原因的低氧血症。  

 
(10)外科没有进行治疗或未被重视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甲亢患者或较重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未经正规内科治疗。  

 
(11)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术前未进行3~4周的正规治疗。  

 

0  2

麻醉期间工作标准操作流程

 

 

 

 
1

器械准备


1.麻醉机   一次性螺纹管、湿热交换器、听诊器等,更换钠石灰,检查麻醉机气密性。
2.监护仪   所需各探头、监护模块及导线功能正常。
3.插管器具   面罩、喉镜、各型号导管、管芯、牙垫、润滑剂、简易呼吸器。
4.其他设备   椎管内麻醉器具、注射泵、吸引器、动静脉穿刺器及传感器。

2

药品准备


按麻醉计划和方法准备麻醉前用药、麻醉药品、液体、血管活性药及必要的抢救药品,标明药物名称及浓度。

3

麻醉管理


(1)麻醉操作前应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了解麻醉前用药的情况及禁食禁饮情况,填写手术患者安全核查表。

(2)实施基本监测如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特殊、急危重病患者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手术患者,以及心胸、神经外科等大手术患者的麻醉实施必要的有创监测(动、静脉测压等)。

(3)开放静脉通路后按照麻醉计划实施麻醉。麻醉过程中,同一麻醉医师实施有创操作失败3次必须由上一级医师执行或更换其他方法。

(4)实行麻醉主治(责任)医师负责制,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麻醉医师在麻醉现场连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维持麻醉平稳,及时处理意外事件。遇意外情况发生独立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向麻醉主治(责任)医师汇报,在麻醉主治(责任)医师指导下处理。详细书写麻醉记录及相关麻醉文书。

(5)正确掌握术中输液、输血原则和各种药物的使用。

(6)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和手术医师密切配合、充分合作,遇有特殊情况,应与手术医师共同商讨对策;禁止在手术室交流与麻醉手术无关的内容,禁止在手术室打电话或上网,禁止在手术室看书。

(7)麻醉交接班时,接班麻醉医师必须明确接班患者的临床信息、麻醉计划及实施情况、手术计划及进展、围术期意外及特殊情况,检查麻醉相关设备是否工作正常,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静脉通路是否正常,掌握其输液量、失血量、尿量等。

(8)手术结束,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决定送返病房、麻醉后恢复室或ICU。

(9)麻醉医师离开手术间前,必须整理麻醉设备、器械、用品,清理血、污迹,整理后放回原处,做好处方和登记。



0 3

麻醉后工作标准操作流程




1

麻醉后随访

(1)实施临床麻醉的住院医师负责填写术后访视单、术后访视单(科内存档)。各填写项及围术期意外特殊情况应填写完整,不得缺项。对特殊患者,应亲自随访,将随访情况汇报给实施麻醉的主治医师和总住院医师。  

 
(2)实施临床麻醉的主治(责任)医师负责核对术后访视单并签字后放入病历。  

 
(3)实行麻醉专人随访制度。担任随访的麻醉医师收集术后访视单(科内存档)进行随访,对术后患者随访3d,必须见到术后患者,按规定询问、检查并纪录;同时,对麻醉相关文书进行检查,避免书写错漏,并记录随访结果。  

 
(4)随访麻醉医师发现患者术后出现特殊情况(麻醉相关并发症)时,应及时报告给总住院医师或该患者的麻醉主治医师,并及时处理。  

 
2

麻醉总结


 
(1)总结麻醉的经过和效果,评定麻醉效果级别,填写麻醉质量评估表。  
(2)总结麻醉意外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经过,分析原因,总结提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围麻醉期,生命体征,流程,操作,规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