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几天停用法华林?一文总结围手术期抗血栓药物应用

2021
08/09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不同风险层患者的围手术期抗凝方案有所不同。


临床上,患者是否正在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在术前评估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为了降低术中出血风险,术前通常需要停用口服抗凝药/抗板药,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来过渡抗凝。那么术前几天需要停药,是否需要过渡抗凝?如何评估围手术期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

接下来,我们将做一个简单梳理。

风险评估

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风险增加的因素主要有:1)需要长期抗凝的原发病;2)手术持续的时间;3)预期停止抗凝的时间;4)围手术期制动时间。

长期抗凝治疗的适应症有:1)机械性心脏瓣膜引起的动脉栓塞;2)房颤;3)静脉血栓栓塞

对于这些患者,围手术期中断抗血栓治疗会增加术后血栓栓塞(如中风或机械性心脏瓣膜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例如:中风( 70% 死亡率或严重致残);机械性心脏瓣膜血栓形成(15% 死亡率);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患者死亡率增加 2~4 倍)。

CHADS2 评分

CHADS2 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血管风险的评分系统。


高风险:总分 5~6 分;中风险:总分 3~4 分;低风险:总分 0~2 分,且无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病史。

2 分以上意味着卒中风险增加,除非有抗凝的禁忌症,都建议抗凝治疗。目前的共识是卒中高风险患者使用华法林,中低风险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风险分层

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关于围手术期抗血栓治疗的实践指南,可根据:1)机械性心脏瓣膜;2)房颤;3)VTE 三个指标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点击查看大图

不同风险层患者的围手术期抗凝方案有所不同。

高风险: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高于 10%,对于高风险的患者,推荐使用治疗量的低分子肝素或静脉使用普通肝素进行过渡抗凝。

中风险: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为 4~10%,根据手术出血风险选择治疗量/亚治疗量低分子肝素过渡抗凝。

低风险:不需要过渡抗凝治疗。如果手术要求 INR 正常,建议提前 5 天停用华法林,如 INR 下降缓慢还可用维生素 K 拮抗。

-THE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围手术期,手术期,机械性,高风险,死亡率,肝素,栓塞,瓣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