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查癌神器”PET-CT的真面目!
癌细胞转移通常会成为患者的死亡判决书。
为了确定癌细胞是否转移,医生常常会开出PET-CT检查。
为什么之前已经做了B超,CT和各种化验,还要再单做一个PET呢?
首先,我们要先从PET的原理说起。
在全身寻找逃逸的癌细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大部分癌细胞就像肉一样,一般的X射线、CT扫描,只能清晰探测骨头和金属,对躲在肉后面的肉就无能为力。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吃掉大量葡萄糖和其他养分,如果我们给葡萄糖装上定位器,即便癌细胞狡兔三窟,我们也能轻松锁定他。
我们把放射同位素标记在葡萄糖上,并注射到人体内。
这些葡萄糖在代谢过程中,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出的正电子与周边的负电子碰撞就会发生湮灭,并释放能量。
这些释放的能量,通过伽马射线的形式散发出来,可以被机器扫描出来,把扫描结果绘制成图,就能画出全身的糖代谢分布。
而那些代谢异常升高的部分,极大可能就是癌细胞转移和藏匿的地方,这种技术就叫做PET。
这里当然不是宠物的意思,而是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
PET有什么用,这项技术在寻找肿瘤,肿瘤分期寻找肿瘤转移灶,判断肿瘤复发等方面优势明显。
可以准确诊断90%以上的癌症,包括早期癌症,精度也达到了五毫米的分辨率。
这让一些更小的恶性肿瘤无处遁形,PET的用处不止于此。
比如这两个,都是经过PET扫描的脑子。
右边的为什么这么暗?
哦,原来是她没动脑子。不对,是因为他得了老年痴呆。
他脑内的一些功能区不能正常运转,处于休眠状态,所以他的大脑代谢图和正常人不一样
因此PET还能诊断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疾病。
PET CT检查的特殊性
1、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药物保质期很短,需要当天生产。
2、按时使用,它对于患者血糖的变化,也有较强的要求。因此,检查前需要禁食四到六小时,如果需要延迟显像,检查后,二到六小时后还需要在上级检查,所以不能既做既走。
3、虽然PET CT检查辐射量较高,但依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有安全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应用了近30年时间,也验证了其安全性。
4、检查完毕后,患者要多喝水,让这些放射性元素尽快排出体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