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能提亮肤色的果酸相比,壬二酸也“势均力敌”。
“酸酸相报何时了?”如果酸类也有“内卷”,那可能会是这一番景象。
羟基乙酸
羟基乙酸:修护屏障,美白抗老……我,果酸,酸类的yyds。
水杨酸
水杨酸:你可边上去吧,刷酸刷酸,油痘肌本命真爱,痤疮克星,我才是酸类的top1。
葡萄糖酸内酯
乳糖酸
葡萄糖酸内酯、乳糖酸(手动递茶):嗯嗯,大哥们所言极是,小弟不敢说话,虽不及二位猛男的强剥脱效果,但胜在温和……(没有底气也就没了声音)。
壬二酸
壬二酸:?(高冷不说话。只有一个问号,言简意赅,却杀伤力极强)
换做前几年,市面上的酸类精华的确还是以高浓度的单一酸为主,你看看TO那种原料桶品牌就知道了,简直让成分党和猛料玩家大快朵颐。
但是纵观近几年,兴许是受国货崛起的原因,不少海内外品牌对酸/猛料精华的配方明显“柔软”了下来,将复合酸推上了浪潮。我都怀疑是配方师是不是在酸类身上安装了监控,为了防止酸类恶意竞争,自相残杀,所以果断将它们糅合进了一团,哈哈。说正经的,复合酸的好处我先前也有多次提过,它不仅能降低单一高浓度酸带来的刺激性,而且还能互补,将多种酸的护肤效果加乘和多样化。
先前我推过的不少酸类精华一般都是果酸家族的2-3位搭+水杨酸组cp。但是我近期钟爱的一款酸类精华,并非复合酸,而是一款主打单一高浓度壬二酸的产品。(壬二酸:听说单一高浓度果酸和水杨酸的精华有“日薄西山”的兆头了,而我依然得到配方师的抬爱,不像尔等还自带小弟强化护肤效果,朕一个人也可以)
什么是壬二酸?
壬二酸为何如此嚣张跋扈,口出狂言?倒不如和叨叨一起探个究竟。研究表明,对比同行水杨酸,壬二酸也一定程度上同样具备治疗痤疮的能力。
痤疮的发病机制有皮脂腺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循环中雄激素敏感度增高、肌肤油脂分泌过旺、炎症侵袭等,而壬二酸的药用机理就是从初期调控油脂分泌(抑制产生二氢睾酮的酶过程,减少二氢睾酮因素导致的油脂过旺)、中期抗角化(纠正角质化异常引发的角质物代谢不畅、栓塞,扩张皮脂毛囊,形成微粉刺)、后期抑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以及抗炎(减少肌肤的氧化损伤)来实现护肤意义,也算是巧妙地根据痤疮机理做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处理。
此外,壬二酸为《中国痤疮指南2019》中二线选择推荐成分,可用于治疗轻度(1级)和中度(2级)痤疮,它相对比较安全,刺激性低于水杨酸。作为非抗生素类局部外用的治疗痤疮药物,不仅可以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耐药性,而且在妊娠期属于B类用药(孕妇可用哦)。更妙的是,FDA也于2003 年正式批准 15% 的壬二酸凝胶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丘疹脓疱型痤疮用壬二酸会有不错的改善效果。
当然了,对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和水杨酸不耐受的同学也可以试试壬二酸。
和能提亮肤色的果酸相比,壬二酸也“势均力敌”。
实验表明,壬二酸可以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所以可以用于改善炎症后色沉、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
因此,它结合了水杨酸和果酸各自的一些优势,而且保证了一定的温和度。既可以改善痘痘闭口、淡化痘印,美白淡斑、提亮肤色也能兼备。但是重点来了,临床证明,只有15%以上浓度的壬二酸,才会具备这些理想的效果。
最后,叨叨还是给大家整出了一份刷酸攻略,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酸:
A.敏弱肌:
谨慎刷酸。建议先以壬二酸入手,循序渐进使用,同时搭配保湿修护产品使用;
B.耐受的问题肌:
1、角质层肥厚,皮肤干燥,屏障脆弱,局部暗沉,老化松弛,可选择壬二酸和果酸;
2、大油田/溢脂性皮炎和玫瑰痤疮患者/痘印色沉较多,可选择壬二酸和水杨酸;
如果你抗炎祛痘、美白抗老都想兼顾,尝试高浓度的复合酸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