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完全接种疫苗后,哪些人会突破性感染?首个真实世界数据给出预测指标
撰文 | 王聪
编辑 | 王多鱼
排版 | 水成文
近日,南京、郑州等地再次出现新冠疫情,且均为德尔塔突变株感染所致,鉴于目前疫苗的广泛接种率,人们不禁担心起突破性感染的问题。在2021年7月30日的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人民日报记者提问了此轮感染者的疫苗接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突破性感染情况,但这一提问并未得到正面回答。
需要指出的是,百度百科对突破性感染的定义是:在完成疫苗接种(强生单剂、辉瑞和Moderna双剂疫苗)超过14天后接种者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这在定义上排除了国产疫苗。
由于没有国内的数据,我们来看一下国外的一项最新的完全疫苗接种后的突破性感染情况。
2021年7月28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发布了题为:Covid-19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in Vaccinated Health Care Workers 的研究论文。
这项针对以色列11453名已完全接种辉瑞-BioNTech的新冠mRNA疫苗的医护人员的研究表明,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接种后如果具有相对较高水平的病毒中和抗体,那么他们将不太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也就是说他们将不太可能出现突破性感染。
这项研究为通过中和抗体水平预测一个人是否会被感染新冠病毒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也可以帮助评估是否需要接种加强针以预防新的病毒突变株。
这也是首个将疫苗接种后高水平中和抗体滴度与低突破性感染风险联系起来的真实世界数据。
该研究统计了以色列 Sheba 医疗中心约 11453 名完全接种新冠疫苗的医护人员的数据。
其中有39人虽然完全接种了疫苗,但仍然感染了新冠病毒。这39人均为轻症或无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上呼吸道充血(14人,占36%);肌肉疼痛(11人,占28%);嗅觉或味觉丧失(11人,占28%);发烧或寒战(8人,占21%)。诊断6周后,有8人报告有“长期新冠”症状,包括长期失去嗅觉、持续咳嗽、疲劳、虚弱、呼吸困难或肌肉疼痛。
这39名完全接种疫苗后仍感染的突破性感染者中,有22人在确诊当天或一周前进行了抗体检测。研究团队还对与这39人年龄等因素相匹配的其他104接种疫苗后未感染者的抗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与104名对照者比较,22例突破性感染者围感染期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仅为192.8,而对照组为533.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