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8月,血糖值就开始悄悄上升!

2021
08/03

+
分享
评论
丛玲带你看名医
A-
A+

在我国,大约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处在「糖尿病前期」;每10个成年人里,便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曾刊文提醒,即使血糖水平正常的人,每年8月起,体内的血糖值也开始慢慢爬升。



当一个人的血糖水平高到一定程度,就离糖尿病不远了,而糖尿病有100多种并发症,失明、头晕、肾衰等均可随之而来。


每年8月,血糖值开始上升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年8月,血糖值开始上升,9、10月入秋,糖尿病发病会有所增加。



为什么血糖水平从8月开始爬升?


这主要与气温、饮食习惯、运动水平、情绪等变化有关:


  • 进入8月,天气慢慢凉爽,越来越低的气温会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肾上腺素分泌,肝糖原分解和胰高血糖素(升糖素)分泌增多,血糖易升高;


  • 天气凉下来后,人们的饮食也开始偏油腻,肉多青菜少;


  • 到了冬天,室外寒冷,户外运动减少,而运动可以提升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春夏季节,胰岛素的敏感度会增强,胰岛素分泌往往高于其他季节,再加上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身体消耗的糖也较多。


对健康的人而言,即使血糖值在8月有所上升,也不会超过上限值;而对于处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而言,秋冬季的血糖水平要比春夏季更难控制,也就是说,从8、9月开始,要格外注意控制好血糖水平,预防血糖过高。


3~5亿国人的血糖“越界”了


目前,我国至少有3亿~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被认为是糖尿病发生的“分水岭”,此时,个体血糖水平比正常人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证实,血糖超过正常值,即使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神经病变

高血糖如果损害周围神经,会出现四肢麻木、疼痛、冰凉及蚁行感;如果损害植物神经系统,会出现胃胀气、饱腹感;如果损伤颅神经,则会出现眼睑下垂、视力下降等。



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时,也容易出现脂肪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异常,导致脂肪肝等;有时还会伴随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



肾功能受损


血糖血脂异常,血压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肾功能异常,促使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尿中有泡沫、活动后小腿浮肿,晚期出现大量蛋白尿、全身浮肿等。


糖尿病前期的5个信号


只有抓住一些蛛丝马迹,才能及早对糖尿病进行检查以及治疗。以下这些症状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糖尿病信号。

1吃饱就困


偶尔的一次不必担心,但如果经常这样,则可能是身体报警,表明现在的饮食结构有缺陷,如饮食中精制面粉和含糖食物等简单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

2垃圾食品上瘾


三天不吃爆米花、薯片就难受,表明你已经上瘾了。


当人体摄取含大量糖、盐和脂肪的食物时,消化道会分泌出内生性大麻碱,这种物质刺激人们的进食中枢,就会让人感到饥饿,有暴饮暴食的冲动。


此类食物进入体内消化速度快,容易导致血糖紊乱,长期食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3体重超标


肥胖是产生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都有体重超标,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的人,更应提高警惕。

4大腹便便


有些人腰腹部过胖,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又称腹型肥胖、向心型肥胖或内脏型肥胖,这种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脏。


内脏肥胖会加快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同时增加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危险,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5血压偏高


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有研究显示,病史超过6年的高血压患者,约有四成会患上糖尿病。由于二者都和血脂高、生活习惯不良、缺乏运动等有关系,因此,注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十分关键。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如上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尽早对糖尿病进行筛查以及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是控糖良药

饮食干预


合理平衡膳食,能量摄入应符合体重管理目标。



  • 每日所需热量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


  • 烹饪时要尽量采用植物油,保证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 适当进食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 限盐限酒,如果饮酒,就要计入总热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热量。




    运动干预

超重或肥胖者要将BMI(体重指数)调整到24左右,或体重至少下降7%,并使体重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有氧和抗阻运动的联合进行:



  •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运动20~60 分钟或不少于10 分钟。




  • 抗阻运动,如举哑铃和杠铃等,每次2~3组,每组8~10次,组间休息2~3 分钟;每周至少2次抗阻运动,之间应间隔1~2 天。



为了避免损伤,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计划。

文字参考:生命时报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血糖,食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