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实践(二)

2021
08/03

+
分享
评论
i医
A-
A+

本文系对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实践(一)的延续与补充。

在实务工作中,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人员反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科研人员的经验不足等等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法律层面,更多是关于制度建设、商业模式、市场分析等综合性的困惑。就全球范围内而言,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都关注科技发展,也做出各种探索,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亦各有特色,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等国家。

在此基于日本法律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大量理论与实务积累,简要介绍日本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探索,以供参考。

本文系对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实践(一)的延续与补充。


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技术转移机构,主要有两大的原因:一方面,科技成果缺少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思路,另一方面,企业急需新的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打破这样的困局,活用沉睡的科技成果,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从中提供支持,构建双方的桥梁。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首创了技术转移机构(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TLO)模式,学校亲自管理专利事务,由学校出面申请各种发明的专利,再把专利许可给企业界,给学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日本政府注意到,美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大学里有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能够把大学的最新科技成果转移到企业中去,通过大学的技术转让,为美国经济带来了大约相当于3万亿日元的波及效果和21.2万个就业机会。日本自1999年开始设立国家级的TLO,据统计,在《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实施12年后,大学发明披露数、专利许可数、专利许可收入、衍生企业数都有了增长。如专利许可数从2000年的59件提高到2010年的4968件,专利许可收入从2000年的261百万日元提高到2010年的1446百万日元[5]。TLO成功地推动了技术向产业界的转移,在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部分技术直接发展为衍生企业,日本的大学技术衍生企业从1998年的188家增加到2015年的1773家[6]。


一、日本TLO的基本情况概述

根据《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第2条第1项的规定,TLO机构是经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及经济产业大臣批准设立的实施特定大学技术转移项目的法人,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三类:大学自主经营管理的内部型TLO,大学出资控股在校外设立的外部一体部型TLO,具有完全法人资格独立于大学的广域型TLO。各大学根据自身性质、科研水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等现实情况设立不同形态的TLO机构。

下图1中展示了日本大学现有TLO机构的设置形态及法人资格情况,目前,共有14个内部型TLO,主要分布日本大学、早稻田大学、日本庆应大学、佐贺大学和千叶大学等高校中;共有7个外部一体部型TLO,主要分布在东京大学和神户大学等高校中;共有14个广域型TLO。

图1 日本现有TLO机构的设置形态及法人资格[7] 


二、日本TLO的运行机制

日本的不同TLO类型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开发与技术转移、转让的工作流程基本相同。高校主要负责科技研发,企业负责成果转化,政府负责资金和审核,TLO负责科技成果技术评估、资金运作、信息对接、申报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税收财务咨询等工作[8] ,下图列出日本TLO的主要业务模式。

图2 日本TLO机构的运作模式[9]

具体而言,日本TLO的运行机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0]:

(1)第一阶段,科技成果的发现和评估

科技成果完成人将自己的科技成果提交给TLO。TLO就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市场化前景等与科技成果完成人进行交流,评估成果转化的可能性。评估结果认为科技成果转化能够获得收益的,TLO则与科技成果所有权人签订协议,有TLO负责成果的价值评估、专利申请等事务性工作。在《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的政策框架下,TLO享有专利申请优先、申请费用减免等诸多优惠措施,因此科技成果所有权人委托TLO实行技术转移可以减少专利申请等待时间,节约专利申请费用。

(2)第二阶段,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申请专利的同时,经过科技成果所有权人的同意,TLO项目负责人可通过出版社、网络、媒体等手段向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推荐科技成果,征求有意向企业的意见。当企业明确表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意愿时,TLO负责签订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协议。如果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遇到困难,TLO也可通过风险资金的导入帮助企业进行融资。由于通过TLO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风险基金一般对该投资领域兴趣较高。

(3)第三阶段,成果转化后的反馈

在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合同签订后,TLO将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益返还给科技成果所有权人,同时,继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后的一系列工作,如跟踪成果运用的过程、联系科技成果所有权人或科技成果完成人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


三、日本TLO的法律制度保障

为TLO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业务提供便利与优惠条件,日本政府在多部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具体如下:

表2 日本对TLO机构进行法律层面的支持情况列表[11]


四、TLO机构工作成果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最新数据[12],TLO机构无论在申请专利还是科技成果转移方面都积极发挥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十年来,TLO参与的日本国内专利申请的数量波动不大,海外专利申请数量虽有波动但总体比较平稳;其次,TLO参与专利申请后成功持有专利的数量,不论是日本国内还是海外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也是最引人瞩目的,TLO参与的科技成果转移数量以及实施费用收入自2015年开始,呈现出可喜的显著上升态势。

但是,尽管产学合作在数量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其质量是否同样乐观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为此,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大学产学联合活动管理指南》,使用该指南促进验证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并提出必要的建议。此外还协同文部科学省试验性地导入了对TLO机构进行评价的指标,致力于强化TLO机构的产学合作功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

图3 日本TLO机构工作成果[13]

上:参与申请专利的件数

中:参与申请并持有的专利件数的变化

下:参与科技成果转移件数、实施费用收入的变化


我国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的现状及启示

目前,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正在积极推进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对2019年2072家科研院所和1378家高等院校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问题进行了调研总结。其中:

 1. 自建技术转移机构

466家高等院校自建了技术转移机构,占高等院校总数的33.8%,比上一年增长18.9%。该466家高等院校共自建了1353家技术转移机构,比上一年增长了25.1%。

200家科研院所自建了技术转移机构,占科研院所总数的9.7%,比上一年增长31.1%。该200家科研院所共自建了295家技术转移机构,比上一年增长了7.9%。

2. 与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合作

453家高等院校与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占高等院校总数的32.9%,比上一年增长29.0%。该453家高等院校与1651家市场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比上一年增长49.4%。

272家科研院所与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占科研院所总数的13.1%,比上一年增长13.2%。该272家科研院所与1802家市场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比上一年增长73.3%。

3. 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平台

687家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了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平台,平台总数9197家,比上一年增长了31.2%。

363家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了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平台,平台总数1573家,比上一年增长了4.2%。

上述调研数据可以看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无论是自建技术转移机构,还是与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合作,亦或是与企业共建研究机构、转移机构、转化平台,其数量、占比和成果转化活动,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高度的不确定性导致诸多风险,我们可以从中日两国的技术转移机构经验和现状中看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的经费相对紧张,收入不稳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转移专业人员等。

通过对日本TLO机构的了解,给我国技术转移机构也能带来一些启示。虽然,我国从法律制度层面对技术转移机构予以了保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十七条中指出,“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组织和协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通过本单位负责技术转移工作的机构或者委托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开展技术转移”。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中进一步指出,“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但是,这些多偏于纲领性的规定,建议后续在机制体制上,出台更加多元化、具体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激励鼓励机制,给予更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国内以及国际间产学研更为紧密的联系合作,同时,利用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尽快培养一批高度专业化,深谙技术、知识产权、法律并擅长谈判的复合型人才,确保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质量实施。



参考文献:

[5] 李小丽, 何榕. 日本TLO运行策略研究及启示[J].当代经济, 2014年, (3) :134-136.

[6] 野村综合研究所. 平成27年度産業技術調査事業 (大学発ベンチャーの成長要因施策に関する実態調査) 報告書平成28年3月[EB/OL]. (2016-03-23) [2016-06-05].

[7]日本经济产业省官网 https://www.meti.go.jp/policy/innovation_corp/tlo/200529_secchikeitaiichirann.pdf. 2021年5月.

[8] 董洁, 张素娟, 邓奕,扆铁梅. 日本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研究与思考, [C]创新发展与情报服务,2019年12月, P34-42.

[9] 李晓慧, 贺德方, 彭洁. 日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启示[J]. 科技导报, 2018(02):8-12.

[10]韩振海,李国平,陈路晗. 日本技术转移机构(TLO)的营建及我国的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 2004,(5).

[11] 日本总务省关于推进创新政策调查结果报告https://www.soumu.go.jp/menu_news/s-news/107493.html#kekkahoukoku ,2016年9月23日。

[12]日本经济产业省官网https://www.meti.go.jp/policy/innovation_corp/tlo/210302_shouninnTLOnokoremadenoseika.pdf,2021年3月2日。

[13]日本经济产业省官网https://www.meti.go.jp/policy/innovation_corp/tlo/210302_shouninnTLOnokoremadenoseika.pdf,2021年3月2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高等院校,TLO,科技,政策,转化,日本,技术,专利,科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