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病案分享】审病求因,才能提高疑难病的治疗疗效

2021-08-02 09:38

以下是一位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心得体会

以下是一位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心得体会:

  作为80后的标准东北汉子,何时曾被困难所扰,但就在2020年岁末年初的一次住院治疗中,我不幸被确诊为胰腺癌,并伴随多发转移。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击垮了我的心理防线。如众多病友一样,那种对癌症的恐惧、对亲情家人的不舍、对人生命运的不甘,这种种的一切让我整个人充满迷茫并惶惶不可终日。


  但俗话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面对还是要面对。我也在家人和朋友的开导下,很快调整心态接受现实,与家人一起积极联系相关治疗。


  虽说心理上是接受了现实,趋于平静,但癌症的急性发作期导致身体上的疼痛却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是苦不堪言,不能平躺和左右侧卧,只能坐着背靠床头才能入睡。


  家人在此期间也经多方查询打听到北中医三院的黄金昶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胰腺癌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就这样,带着一丝希冀,我来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治疗。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黄教授,当看到那镜片后亲切睿智的双眸时,心中的最后一丝惶恐不安也几乎消失无踪了。


  黄教授为我诊脉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中医角度把我的病症作了进一步说明,原来我是严重的湿寒体质,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也加剧了我的湿寒体质,而这也是导致我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黄教授的医术深深地让我折服,那在针灸微创肿瘤科每一天的治疗都在不断刷新我对中医治疗的认知。


  记得住进来的第一天,我的主管医生徐林老师就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并对我的饮食起居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忌凉,忌甜、忌辣、忌油腻等等。但最让我诧异的是让我“忌药”。


  因为胰腺癌在急性发作期时腹部脐周伴有放射性疼痛,我一直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可徐林老师却让我忌了止痛药。我当时就疑惑地问:“那疼了咋整?”徐林老师面带微笑说:“试试针灸怎么样?”我立刻就想拒绝,可看着她充满自信的眼神后,却没有了拒绝的勇气。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第一次接受了针灸治疗。说来也是神奇,施针的那一个晚上,还真的是不痛了,比止痛片还好使。


  但有些惭愧地说,作为一个东北爷们,我对针灸还是很怕的,那种针扎肉的感觉,我相信很多人从内心都恐惧和抵触的。虽然实际并不怎么痛,可就是怕的不行。为此,没少被病友笑话。


  在每天治疗前徐林老师都会问诊把脉,在每天的治疗中身体的疼痛、不适感还有心里的恐惧都在慢慢减轻,在每天的治疗后都期盼着下一次的治疗。


  如果你以为中医治疗只是针灸、中药扶正,那你就太low了。由于在治疗期间没有严格控制饮食,我接受了“不完全肠梗阻”和“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洗礼,也让我体验到发泡罐、刺血拔罐、刮痧、膏摩、艾灸等治疗手段的神奇疗效。再加上中药扶正,能保证我的生活质量,从而让我在抗癌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


  转眼间,我的病从确诊到现在也快半年了。因为被确诊是“胰腺癌”,西医直接下达了6个月生存期,而现在我却有信心创造我人生的第一个奇迹,打破6个月生存期的魔咒。


  让我有如此信心的原因是黄教授所带领的团队是一支有着“工匠精神”的团队。在这里每位医生都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每一位患者都被视为一个阵地,每个治疗方案都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一招制敌,只有脚踏实地。就像黄教授每次查房时总挂在嘴边的“勤思考、勤学习、勤探索、勤总结”,这里的每一位医生都时刻践行、不忘初心。


  人生总有终点,渴望幸福终生,奈何旦夕祸福,感谢余生相伴。


  ——诚挚感谢所有为癌症患者辛勤付出的北中医三院针灸肿瘤科的所有医护人员!


  读到这篇患者的治疗感受,说实话,我心里感到很欣慰。能够成为这位患者的主管医生,并能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心里充满了干劲,同时也激发起我自己一定能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为黄老师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执着、不畏艰难非常敬佩。回忆起老师钻研胰腺癌的治疗历程,学生时代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从15年前一位胰腺癌患者腹泻的治疗使用乌梅丸,到当时毕业论文老师让我从一个病入手,再到选定胰腺癌为毕业论文方向,再到当时在病案室查阅150份左右的胰腺癌病例……

  曾经也想过为何选择这么一个难啃的方向?毕业后,独立工作,遇到的胰腺癌大多为晚期,使用中药缓解症状也是短暂的,对于其生存期的影响并不显著,对这个专业方向没有再多关注。

  再后来,老师开始带领我们使用针刺、拔罐、松解、火针等外治方法,介入到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慢慢地,接触的胰腺癌患者越来越多,我们团队总结出一套胰腺癌中医配合治疗的组合拳。正是这套组合拳的应用,才有了上面这位患者的治疗感受。

  胰腺癌作为生存率最低的肿瘤,死亡率与发病率几乎一致。全球胰腺癌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作为“癌中之王”,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仅为5%,5年生存率仍不足10%。

  西医认为,胰腺癌的致密间质及肿瘤的微环境,是药物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该环境为癌细胞营造了足够的缺氧环境,便于肿瘤侵犯与转移。80%的肿瘤供血血管被厚层的周细胞包裹,阻碍药物在瘤体内沉积,导致治疗失败。

  黄金昶教授早在2008年就发现,胰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与《伤寒论》厥阴病的提纲相符,厥阴病提纲所述:“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蚘。下利不止。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与厥阴病的提纲对照看,上腹饱胀不适、上腹痛、食欲下降、腹泻均符合厥阴病的临床表现。厥阴病的本质是肝阳虚,导致寒热错杂,因此认为胰腺癌的主要病机是肝阳不足。胰腺癌患者多因发现晚,周围组织受到浸润以及出现淋巴结转移,符合中医痰湿的表现。因此黄金昶教授认为,胰腺癌中医病因病机为肝阳不足,寒湿内蕴。因此早期临床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取得较好疗效。

  乌梅丸原方取乌梅能敛肝柔肝,当归养肝血,二者同补肝体;附子补坎中之阳,助肝之阳气恢复,党参补离中之阴;肝之阳气在生长阶段易郁而化火,故加黄连。黄柏清火热之邪,且黄连配附子,一清泻一温引,邪热可尽;干姜,川椒温中,化中焦寒湿;细辛、黄柏合用起沉寒,清湿热;桂枝温心阳,推动阳气上升。结合胰腺癌易出现肝转移,在治疗时加用养肝之药白芍,与当归共用养肝血,调肝气;加用生黄芪补一身之气血;壁虎有祛风,软坚散结,抗肿瘤的功用,为治疗肿瘤的良药。

  审病求因,病因找到后,就要改变肿瘤生长的内环境,胰腺癌患者饮食一定要忌凉,忌甜、忌辣、忌油腻,同时调畅情志。口服药物同时,结合中医外治,可以提高疗效。

  最后,结合上面这位患者的情况,我们看一下是如何将中医外治应用到胰腺癌的治疗中的。

针刺:

  该患者因其发现较晚,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伴有肝转移,腹腔淋巴结多发转移,腹膜、大网膜转移,患者腰痛、腹痛表现明显,结合肿瘤位置,给予肝区以及全腹部结节松解,同时抖腹直肌改善腹部压力,疏肝理气。治疗后患者诉腹痛及腰痛明显减轻。


  结合其舌脉,辨证为肝经寒凝,脾虚湿盛,针刺给予疏肝、健脾、祛湿,穴位选取期门、中脘、天枢、大横、腹哀、府舍、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太冲,以补法为主,阴陵泉采取温针灸。患者疼痛缓解,停用止痛药物后,信心倍增。


  治疗期间,根据肿瘤位置,给予肿瘤(主要是胰腺体尾部)体表投影处围刺,以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的浓度(动物实验证实)。在出现化疗副反应时,对症给予针刺处理。

拔罐:

  胰腺癌因极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周围组织浸润,有中医湿邪的特点,针对湿邪,在治疗中给予腹部,尤其是神阙穴以及胰腺体尾部在体表所在位置,给予发泡罐治疗,以祛湿。

火针围刺:

  火针围刺,在肿瘤体表投影处,在化疗期间一方面可以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另一方面,利用火的温热刺激,对风、寒、湿、痛等具有独到的治疗作用。火针疗法的治病机理在于借“火”之力刺激穴位或局部,具有引热外泄、散毒止痒、温经散寒、祛风燥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火针治疗借助“直接”刺激可通过刺激局部皮肤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局部气血流畅,使局部瘀血去新血生。但黄老师也反复强调,一味地火针围刺是不行的,必须在松解后围刺,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坚持艾灸:

  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历经数千年流传至今。


  胰腺癌病机中肝阳不足,寒湿内蕴,使用艾灸最恰当不过。该患者在来我院前因有少量腹水,在看了黄主任的书籍后,坚持艾灸,腹水逐渐减少。


  因患者腹痛,根据其疼痛位置,多在脐周及上腹部,治疗期间嘱其艾灸中脘、神阙、关元、阴陵泉。


  艾灸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可以升高白细胞,该患者在4次化疗期间,没有使用升白针。

中药膏摩: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饮食不当,引起阑尾炎急性发作,导致肠道水肿,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期间除给予针刺、拔罐,还在局部给予温阳通络药物,在右下腹部外用,配合膏摩,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膏摩治疗后将药物贴敷在体表,达到药物持续作用。


  以上中医外治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了胰腺癌的治疗疗效,当然,这位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医生的信任与配合,也是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


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 徐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胰腺癌,病案,审病,求因,疗效,疑难,艾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