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切除听神经瘤?四大手术入路及适应症

2021
07/30

+
分享
评论
INC国际神经外科
A-
A+

听神经瘤手术是一个对手术操作手法及理念要求较高的手术。

  当听神经瘤患者临床症状明显,肿瘤较大或生长迅速时,首选手术切除,只有手术才能及时制止肿瘤占位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并争取颅神经功能的恢复。首次手术对效果至关重要,听神经瘤患者只要条件许可都建议首选手术切除,如今显微技术的发展,开颅手术已经越来越微创化,创口小,术后恢复快,很多并入术后当天就可以如常下地行走。听神经瘤手术常用包括乙状窦后入路、迷路入路、耳囊入路、颅中窝入路。


  一、乙状窦后入路:

  经乙状窦后缘、横窦下缘进人桥小脑角

  1、适应证:适用于任意大小肿瘤;

  2、优势:能够保听,可以处理肿瘤与脑干的粘连。暴露肿瘤所需时间较短;3、不足: 术后颅内血肿、梗死发生率高于经迷路入路。

  二、迷路入路:

  以骨性外耳道后壁和面神经垂直段为前界、颅中窝底硬脑膜为上界、乙状窦为后界、颈静脉球为下界、切除乳突及部分迷路,进入内听道和桥小脑角。 

  1、适应证:适用于任意大小、不考虑保存听力的听神经瘤;

  2、优势:手术入路较为直接,脑组织牵拉小。术后面瘫发生率低于乙状窦后入路;

  3、不足:术后手术侧听力丧失,手术操作时间相对较长。

  三、耳囊入路:

  切除范围除迷路的范围外,还包括外耳道,鼓室内容物及耳蜗,面神经以骨桥形式保留在原位,能充分暴露岩尖及桥小脑角前部,适用于大听神经瘤,尤其是侵犯耳蜗、岩尖及桥小脑角前方扩展较多的肿瘤。

  四、颅中窝入路:

  于颞骨鳞部开骨窗,经颅中窝底、内听道顶壁进入内听道,可暴露内听道所有内容到及部分桥小脑角。 

  1、适应证:适合于切除内听道或桥小脑角部分直径不超过 10 mm 的肿瘤,是可能保留听力的径路; 

  2、优势:无需牺牲听力就能充分暴露内听道的 3 个侧壁的方法;

  3、不足:面神经损伤风险相对较大,暴露空间及角度有限,颞叶损伤等。

  术中面、听神经监测:常用的术中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听觉诱发电位、自由描记肌电图(Free- EMG)、诱发性肌电图(Trigger- EMG)及经颅电刺激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体感诱发电位等。

  听神经瘤手术是一个对手术操作手法及理念要求较高的手术。切除肿瘤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完手术不造成新的神经损伤,特别是面神经的功能保护和剩余听力的保护。听神经瘤生长位置固定,暴露肿瘤容易,不存在精准定位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在保证原有神经功能毫发无损的情况下彻底全切肿瘤,小的听神经瘤仍有听力甚至术后听力改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听神经瘤,适应症,乙状窦,手术,肿瘤,听力,暴露,耳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