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健康饮食 快乐成长

2021-07-30   西安市儿童医院

为什么面对美食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管住嘴,却很难让孩子张开嘴?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世上美食诱惑千千万,总能轻易打破我们成年人的防线,却很难让孩子喜欢?为什么面对美食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管住嘴,却很难让孩子张开嘴?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摆脱厌食、挑食、偏食的情况,做到好好吃饭健康成长呢?

顺应喂养才是科学喂养!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中明确提出鼓励顺应喂养,简单来说就是父母负责准备安全的营养食材、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通过及时感知婴幼儿发出的饥饱信号进行喂养,而具体吃什么、吃多少,则应由婴幼儿自主决定。膳食指南还指出,养育者应从婴幼儿1岁开始培养良好进餐礼仪,2岁开始培养良好饮食习惯,6岁开始认识食物、学习烹饪。由此可见,要想做到“好好吃饭”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是贯穿孩子成长的一门课程。

不好好吃饭,不等于营养元素缺乏!

尽管锌、铁等营养元素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儿童食欲缺乏,但并非所有的饮食问题都是营养元素缺乏所致。3岁左右的儿童常出现挑食表现,可持续至4岁,儿童完全接受一样新事物可能需要尝试 8-15 次。

健康饮食,家长应注意这些!

第一,食物选择方面,要做到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在把握营养均衡、淡口食物为主的大原则前提下,尽量多的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选择过程中。主食以谷类为主,选择时令蔬菜及水果,保证适量的肉禽鱼、奶制品及水的摄入。特别是食物选择方面,可以带孩子一起参与到食材购买过程中,选择半开放式的询问方式,如“鱼和鸡今天你想吃哪个”,在得到答案后进一步询问“清蒸和红烧你更喜欢哪个口味”,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对食品的兴趣还可增加亲子互动。

第二,食物制备与安全方面,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以清淡为宜,少用或不用含味精、糖精等的调味品,注意食物多样化和色香味更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的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6岁-18岁的未成年人需要学会烹饪,传承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可以先从简单的凉拌菜、沙拉开始逐步增加烹调难度,增加儿童对饮食兴趣的同时树立健康饮食观。

第三,餐次和进食技能培养方面,膳食指南指出应做到定时、定点、定量进餐,限制用餐时间20-25分钟/次;每日4-5餐为宜,即早、中、晚正餐、点心1-2次;培养自我进食技能;进餐时结合年龄允许一定程度的混乱。

第四,进食环境方面,应保证进餐环境轻松、愉悦、有适宜的餐桌椅及专用餐具。进食前暂停其他活动,避免过度兴奋;专心进食,避免边吃边玩、追逐喂养或责备儿童,同时培养餐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及进餐礼仪。尊重儿童对食物的爱好和拒绝态度,家长需提供给儿童可口、营养、平衡的食物,使儿童能选择有利自己健康的食物。

出现喂养困难,应及时就医!

若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体重不增或大幅下降、频繁呕吐腹泻、吞咽困难、喂食时过度哭闹痛苦、极端的饮食限制或强迫进食等情况时,都应立即就医诊治。

THE END

推文创作

●  文字:宋雪瑞
●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排版:党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膳食指南,婴幼儿,饮食,健康,儿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