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必经10级疼痛吗?麻醉医生说大可不必!
本文由“仁济麻醉科普”授权转载
分娩是多数女性一生中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自己宝宝呱呱落地前母亲们先要经历过一番“天翻地覆”的洗礼。
按照麻醉医生最常用0-10级进行疼痛程度评估(0级为完全不痛,10级为极度疼痛),超过90%的有过分娩经历的女性会直接把分娩疼痛评为10级。
那么在产房里,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各位妈妈们减轻这种“甜蜜的痛苦”呢?
医生,我听说有一个项目叫无痛分娩,真的有效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分娩痛的来源,分娩疼集中在两个阶段。
其中的第一阶段又叫“开宫口”,也就是打开宝宝降生的通路,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王者般的痛感体验。
妈妈们一边承受着子宫收缩的疼痛,一边忍受宫口扩张时带来的下身“撕裂”、“刀割”的痛感。更要命的是,随着宫口的逐步开大,痛感加速倍的增长,当宫口开大至7-8cm时会达到高峰,此时有些妈妈们基本上已经在产床上痛到打滚了。
当宫口开大到10cm时进入生产的第二阶段,此时疼痛感会比前一阶段有所减轻,但仍有强烈的子宫收缩帮助宝宝降生到这个世上。整个分娩过程动辄数小时,让人感觉度秒如年,为了减轻妈妈们的痛苦,医生们对产生分娩痛的来源进行了专业且周密地分析,发现这种疼痛感来源集中于下腰和盆腔,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地方能够做好止痛,就真正实现分娩无痛啦!
对此,麻醉医生最常采用的方案是,在产妇的背上安置一根中空的细管,直接通到病人的椎管内临近神经根处,直接向神经周围用药,实现病人腰部以下的有效镇痛。
用药的话,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麻醉医生使用的药物直接对妈妈们的神经实施麻醉,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而很少进入血液循环,当然通过妈妈和宝宝连接胎盘的药物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用担心麻醉药物会对宝宝产生影响。
听起来好像很科学,那我要打!
且慢,你能不能打,还得麻醉医生来评估一下!
医院里的各项操作检查均有适应症与禁忌症,下面我们来着重看一下操作禁忌:
首先,近一周内有没有诸如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药物的用药史,另外产科医生还需要进行抽血检查,综合评估产妇的止血能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操作出血风险。
第二点,如果有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者颅脑占位病史,这可是无痛分娩的绝对禁忌哦!
第三,过去是否有局麻药过敏史,请千万不要对你的医生隐瞒!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麻醉医生需要现场评估病人情况,看看你究竟是否适合打麻醉!
好不容易通过了麻醉评估,为啥要我保持这么难受的姿势,这一共要打多少针啊?
麻醉医生的麻醉药最终要进入产妇的椎管内,那么就需要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
大家不妨摸摸自己的后背中央,有没有摸到一个个硬硬的凸起的骨头,再按按两块骨头中间那个有点弹性的凹陷,就是无痛需要进入的通道“椎间隙”了。
当然,这个间隙清晰与否因人而异,多数产妇因为孕期的姿态改变导致这个间隙摸起来不是很清晰,如果把背部向后拱起则有助于让椎间隙更宽敞明显。因此麻醉医生会建议产妇摆出类似“煮熟的虾”的姿势:人侧睡,双手尽量去抱住自己的膝盖,这样有利于麻醉医生进行准确定位。
有很多产妇及家属以为麻醉医生的操作只有一针就结束了。
NO!
麻醉医生的操作绝不是“一针灵”!
有效的镇痛位置、药物、剂量缺一不可,需要精准的操作和纯熟的技巧。
整个过程:消毒、铺巾、局麻、进鞘管、置导丝,给药等操作缺一不可!顺利的操作时间大概在10-15分钟,如果遇到穿刺困难的病人时间还会适当长。
好不容易打好了麻醉,为什么我还是这么痛?
从用药到药物充分起效有一定的时间差,15分钟左右大多数病人会明显感受到疼痛感较之前有所改善。
但如果您对此时的镇痛效果仍然不满意,别担心,麻醉医生还将为您提供持续给药的“镇痛泵”,经管道持续给药。同时配有自控按钮,您觉得痛了就按一下,单次注入稍大剂量药物,满足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镇痛要求。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我们致力于减轻妈妈们的痛苦
以更愉悦的心情
更饱满的状态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请相信我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