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事件,给医院管理带来的启示

2021
07/29

+
分享
评论
邓明攀律师
A-
A+

面对暴雨事件,医疗机构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病案存储以及数据安全工作,以避免或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近日,受特大暴雨影响,某医院受损严重,医疗设备和纸质文档被水浸泡,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然而,妥善保管医院资产和病案,确保诊疗数据安全,是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对此,笔者拟以前述事件为引,在医疗机构面对暴雨等不确定性事件时,就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病案存储以及数据安全工作,提出个人建议,以避免或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一、建立暴雨应急预案。

医疗机构应根据雨季和地理位置,建立院内暴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职责,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和考核,及时关注气象信息,强化日常巡查,提高暴雨应急敏感度,及时排查风险,发现异常,及时处置,及时转移医疗设备和纸质病案。

二、合理选址。

1、关于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属于医院重要财产,对公立医院而言,更是国有资产,对国有资产的毁损灭失,医疗机构需作出合理说明并接受审计调查,对于大型医疗设备更是如此。因此,在选址上,一方面可借鉴投资风险分担原则,分散存放,分类存放,如多个院区,则可考虑分区放置,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提前对存放点位进行调查,包括是否存在河水倒灌、低洼风险,防水报警装置和措施是否到位,是否有专人管理,日常巡查记录等情况。

2、关于病历。病历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载体,也是医院履行举证责任的重要证据,故在纸质病历归档或病历缩微后,如医院自行保管的,可考虑库房邻近病案室,降低病案管理和转运成本,同时避免将库房设置在低洼地区或邻近用水房,同时配置防水、防火等安全防护设备;如委托第三方保管存储的,在合作前或合作过程中,医疗机构还应查看第三方病案保管经营资质和同类业绩,现场查看库房选址,合理审查合同条款,避免或降低履约风险。有关病案管理风险识别防范建议,具体详见笔者在《中国医院院长》2021年第5期所发表的《医疗机构病案管理风险识别与防范》一文。

三、通过保险分担风险。

1、及时投保。医疗机构可结合院内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和水灾频率,及时对院内房屋、医疗设备(特别是高价值医疗设备)进行投保,以转移风险,避免或降低经济损失。

2、重视保险合同审查。在购买财产保险时,需要特别注意审查保险合同中的保险责任、责任免除条款,重点关注不属于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以确保投保目的实现。

四、做好数据备份。

医疗机构针对医疗设备所存储的诊疗信息和病案信息,应及时备份,不宜将计算机存储系统存放在负楼层,可分路径管理原始数据和备份数据。对纸质病案,及时缩微,并对缩微的病案信息及时备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还可采取云数据存储,但应注意保护患者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毁损、灭失或篡改。基于数据安全保护职责,医疗机构应在信息化建设中注意防范诊疗数据传输风险,如涉及院内HIS等信息系统接入,则应建立第三方产品或服务接入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必要时建立安全评估等机制设置接入条件。同时,根据《数据安全法》要求审查和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及应实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妥善留存相关合同和管理记录。

(作者:刘春林  四川闰则律师事务所律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暴雨,医院,管理,医疗,病案,风险,数据,病历,设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