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疗发布引入新投资者公告。
公告显示,微创医疗子公司心律管理已就C轮融资达成最终协议,融资总额达1.5亿美元。
本轮由高瓴资本和微创医疗共同领投,星利有限公司(碧桂园创投)参与投资。其他参与方还包括中金资本、易方达资本、Everfund(涌容资产)、L Squared Private Management和万汇资本等。
本次融资将用于心律管理多管线技术研发、临床试验、监管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待交易完成后,心律管理投资后估值将达到约12.5亿美元。
心律管理主要于从事管理心律失常治疗方案(如植入式起搏器及除颤器)的设计、开发以及全球商业化,以及通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力衰竭。其产品包括PLATINIUMTM植入式除颤器装置系列、1.5T及3T全身磁共振兼容的ENOTM、TEOTM、OTOTM起搏器系列。2021年,心律管理推出新起搏器系列ALIZEATM及BOREATM,其具有蓝牙及无线远程监控功能。
起搏器被誉为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国际市场发展成熟,并已诞生一大批以美敦力为首的知名企业。在我国,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规模由2013年的2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9.5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4%,并且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未来将会呈现更高的增长。
目前,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渗透率低下。公开数据显示,需求端我国人均起搏器植入量仅为欧美的1/10,日本的1/7,起搏器市场仍有巨大缺口;供给端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则长期由美敦力、百多力以及波士顿科学等外资企业占据,国产率低。
但自2017年开始,心律管理RegaTM心系列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先健科技的芯彤HeartTone系列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后,打破中国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市场多年来完全依赖进口产品的局面。
据械企查小程序统计,目前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有效产品数量有71款,包括进口产品65款,国产产品6款,进口率达91.55%。其中,国产产品已有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秦明)、永仁心医疗以及先健科技4家。不过,虽然心脏起搏器国产化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但国产心脏起搏器产品技术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市场上的起搏器主要分为单腔、双腔和三腔,主要的区别在于电极导线的数量以及放置位置。腔数越多,越能准确模拟心脏跳动,研发生产壁垒越高。迄今为止,国产起搏器仅集中在单腔和双腔范围内,三腔仍处于国外垄断状态。
并且心脏起搏器植入后仍难以回避囊袋血肿或者术后仪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问题。近年来,美敦力的无导线植入体内的心脏起搏器应运而生,由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过,目前起搏器续航问题仍待突破。
未来,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体积微型化、续航持久化将成为产品的两大主流趋势,逐渐取代“大型”且“短时”的传统心脏起搏器。
参考文章:
Frost & Sullivan《心脏起搏器:产品微型化、续航持久化是大势所趋》
———— 转载请注明:众成医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