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生活的能源越来越单一,可能隐藏着重大危机
导 读:
7月17日8时起,河南全省平均降雨量达144.7毫米,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大部地区降暴雨或大暴雨。
郑州是此次强降雨的中心区。20日16时-17时,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198.5毫米,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郑州二七区尖岗气象站,24小时降雨量多达696.9毫米,是有天文气象数据以来的极值,也超过郑州全年平均降水总量,被媒体称为“百年一遇”、甚至是“千年一遇”。造成了河南150个县市、1330多万人口受灾、73人死亡(截止7月27日),多年来实属罕见。
亡羊补牢是战胜自然灾害和不断总结经验的一个重要办法。郑州大雨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又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以增强未来我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一场大雨瘫痪一个大城市,未来城市到底该怎么建
河南素有中华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省会郑州是一个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7月20日一场大雨,导致地铁进水,城市断电,道路被毁,商超停摆,天然气断供,医院停诊,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水厂停水……仅仅一场大雨,让整个城市陷入瘫痪,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和影响,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是在和平年代就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假如是在战争环境下呢?如果雨下得再大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地铁为什么进的水?建了多年的海绵城市为何如此?智慧城市是怎么建的?“智慧”发挥了什么作用?其实还有许多个为什么,值得我们反躬自问。
有人可能说,战争距离我们很遥远,这雨就已经够大了,不可能比这下得更大了。古人云:忘战必危;今天不可能的事情,或许明天都成为可能。一场大雨就把郑州城市灌塌了,接下来我们的城市到底该怎么建?
二、一场大雨让信息化瞬间瘫痪,未来信息化该怎么建
郑州大雨之中,城市断电,网络和手机没信号,出租车打不到,共享单车打不开,微信、支付宝不好使,小商小贩不找零,人们口袋没现金,大型超市都停业,街边的电话亭很难找……多年来,人们在享受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的红利的同时,也在受着突发情况下带来的不便或艰难。越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网络和信息都没有了,关键时刻人与人间的正常交流难以实现,无法联络。所以,第一时间救人的都是基层的民众,因为信息都中断了。
有被困郑州的人,他们的感受是:不要过度迷信互联网、信息化,重大灾害面前,第一时间就是断网与手机没信号。什么也干不了,与外界完全失联,基本进入了信息的“黑暗”时刻。
有在郑州火车站的人写道:城市应急系统不能完全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郑州东站就是反例,特大暴雨后几乎所有电子显示屏,电脑都关闭,广播都没有,上万乘客就像无头苍蝇。这位朋友还写道:应该有传统的断电备份系统,公共信息电线传送或非电线传送系统,否则大灾害面前,可能一夜回到“农耕时代”!
郑州大雨再次印证:现代化程度越高,其制约因素就越多。那么未来的信息化、数字化到底应该如何建设,如何保障在特殊情况下,也能保证其正常使用,是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否则,如何实现平战结合、平急结合。
美国五角大楼和关键位置,至今仍然使用着,被我们认为落后、甚至是原始的通信方式,但其安全性、保密性却很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最原始的可能就是最稳定的、最安全的、最实用的。就像纸币,平时带着可能麻烦,但无论什么时候都好使一样。
信息化、数字化越是发达,越需要有一个“备胎”。也就是说,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高,抵御灾害和战争的能力就越弱。在关键时刻需要“原始”的工具来保障。
三、驱动生活的能源越来越单一,可能隐藏着重大危机
为了减少碳排放,我们一直在尽量减少柴草、木碳、煤、石油、液化气等能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医院、交通工具、单位、家庭在使用电力、天燃气等比较单一、清洁的能源,越来越依赖天然气和电力。其实,这其中也隐藏着巨大的“能源危机”和“灾害危机”。
假如停电了,我们的水厂、医院、供气站、单位办公、汽车,有没有断电后的保障措施?假如一个城市停电一周、一个月怎么办?假如天然气不能正常供应,居民如何做饭,冬天如何取暖,汽车如何运转?汽油能不能供应得上?又能用多长时间?
为了减少碳排放,一些地方的农村,都在“一刀切”,不让老百姓烧煤,只让老百姓使用天然气,这又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假设冬天突然断电断气怎么办?城市的家庭更别说了,一些城市家庭就更缺乏防灾救灾意识,尤其是年轻人,家中的米面可能连一周都不够用。如果一旦出现大的灾害,其抗灾能力可见一斑。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有没有其他更深层的战略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在2020年疫情来临和郑州大雨中,家里断水断电断气,所有的超市都在抢购,都在买饼干、方便面、矿泉水、火腿肠、蔬菜等生活用品,收银台排起了长队。“网购”指不上了,失去了往日风采。
比尔﹒盖茨家的地下室,放着许多应急情况下用的粮食、食品、手电等应急物资。“备战备荒为人民”在比尔﹒盖茨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