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三位肺癌专家谈肺癌防治知识
2021年4月15-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据此前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南京市癌症死亡情况显示,肺癌位于癌症死亡的第一位!
日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宋勇教授与来自上海和杭州的肺癌专家加盟了一档肿瘤防治周特别节目,共同探讨了怎样在探索癌症慢病化的道路上追求美好生活,并分享肺癌防治的知识。
美国肺癌发病下降,中国肺癌发病仍是第一
根据中国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报告显示,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2015年我国新增78.7万肺癌患者,约有63.1万人死于肺癌,呈现上升趋势。而同时期的美国,肺癌发病却出现明显的下降。
宋勇教授说:“吸烟是目前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美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控烟行动,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看到肺癌发病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目前我国二手烟、三手烟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所以家庭防癌的首要条件就是戒烟。而且戒烟不只降低肺癌的发病率,还可以降低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中国肺癌治疗进展加快,规范化治疗让慢病化近在咫尺
过去几十年,我国肺癌治疗已经迎来了多项突出进展,特别是晚期肺癌新型治疗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让肺癌落实了精准治疗,通过基因检测找到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并使用针对性药物改善其治疗效果。
过往治疗都是通过射线或者药物等手段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免疫治疗是重新激活了失效的免疫系统,恢复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的功能,也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临床数据显示,免疫治疗相对毒性较低,一旦起效后疗效可以长时间维持,将过往晚期肺癌4%~5%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20%左右,给更多晚期肺癌患者带去了长生存的希望。
宋勇教授强调了免疫治疗的规范性,由于免疫治疗药物属于大分子药物,每种药物的结构和适应证都有所不同,医生也应该严格地按照适应证和指南规范来使用药物。
随着肺癌治疗选择和规范化程度增加,肺癌慢病化将近在咫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