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所有肝脏炎症的统称,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导语:2021年7月28日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肝,具有代谢、排毒、造血和免疫功能,对身体健康影响巨大。肝不好,不仅会食欲不振、易疲劳,还会引起黄疸、牙龈出血等症状。什么是肝炎?哪些行为容易引发肝病?如何预防?下面来一起了解下吧!
肝脏主要六大功能
1.代谢功能。
人体每日进食的食物经过胃肠道初步吸收后被运输到肝脏。肝脏对这些物质进行代谢,将其转变成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如果肝脏受损,肝脏的代谢功能出现问题,人体就会出现营养物质的匮乏,甚至威胁到生命。
2.分泌胆汁。
成人一天分泌的胆汁量在800~1000毫升。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将浓缩后的胆汁排入肠道,与食物混合,主要负责消化脂肪。
3.解毒功能。
人体生病时服用或注射的药物,或者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内解毒,变为无毒的或者溶解度大的物质,然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解毒功能就会大大降低、变弱。
4.免疫功能。
肝内富含吞噬细胞,这些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清除外界入侵和体内产生的各种抗原,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凝血功能。
所有的凝血分子几乎都是肝脏制造的。患者出现严重肝病时,肝脏产生的凝血分子减少,就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出流鼻血、牙龈出血和皮肤有出血点等症状。
6.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
胚胎的第8周至第12周,肝脏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新生儿的肝脏仍然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肝脏才不再造血,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肝脏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所有肝脏炎症的统称,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通常我们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但其实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肝炎。
5种肝炎病毒:甲、乙、丙、丁和戊型。
其中以乙型最常见。不同病毒引发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临床过程不同。
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播疾病,可以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或水传播;
乙肝、丙肝和丁肝则主要通过母婴、性和输血传播。
哪些行为容易引发肝病?
1.吸烟酗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以及烟雾中的上千种有害物质都会损害肝脏。而酒精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酒精肝、脂肪肝等)发病率达4.36%。
2.胡乱吃药。
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有伤肝的风险。
3.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容易造成体内脂肪代谢压力增加,多余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引发脂肪性肝损伤。
4.抑郁易怒。
肝脏内分布着丰富的交感神经,气恼忧愁会直接导致肝细胞缺血,影响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如何预防?
1.病毒肝炎早预防。
甲肝、乙肝及时打疫苗预防;乙肝、丙肝确保性安全,甲肝、戊肝注意卫生。
2.不要喝酒。
酒精对肝脏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个体之间易感性差异很大,但总体上,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酒精性肝病风险也就越高。
3.用药严格遵医嘱。
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药物。
4.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养肝最好的办法是卧床休息,保证7小时睡眠时间。
5.定期体检。
尤其要检查肝功能。
6.坚持锻炼。
避免肥胖,得脂肪肝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7.饮食均衡,少吃高油高糖食品。
护肝养肝多吃这些:
蛋白质能修复肝脏,鸡蛋、豆腐、牛奶、鸡肉、松子等“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维生素A可抗肝癌,番茄、胡萝卜、动物肝脏、鱼肝油及乳制品等;B族维生素是肝脏“加油站”,猪肉、黄豆、大米、香菇等;维生素E是护肝新武器,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绿叶蔬菜等。
8.调整心情。
好情绪能使气血调和,加快肝脏的新陈代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