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综述:社区老年人多重用药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
07/29

+
分享
评论
中国全科医学
A-
A+

值得注意的是,多重用药率的性别差异分析呈现不同结果

本文来源:李荔,李莎,卫芸,等. 社区老年人多重用药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系统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5).

作者:李荔,李莎,卫芸,张园园,闫丽娥

通信作者:闫丽娥,主任护师   单位:中日友好医院西区护理部


研究显示,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多病共存现患率为40%~56%,多病共存患者往往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疾病症状、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风险,多重用药(polypharmacy)现象普遍。多重用药与老年人不良后果密切相关,包括: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增加跌倒、住院、不良功能状态、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危险,增加医疗费用和潜在不适当用药等。老年人多重用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本研究旨在对全球65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多重用药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减少多重用药发生、降低多重用药危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一、文献检索

1、检索策略  
①英文文献:在OVID数据库平台,应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检索2000-01-01至2021-01-01 Medline、Embase、Coc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式(以OVID Medline为例):(polypharmacy/or polypharmacy.mp or multiple medicine*.mp or multiple medication*.mp or multiple drug*.mp) and (prevalence/or prevalence.mp or epidemiology/ or epidemiology.mp or frequency.mp)and(aged/ or aged.mp or aging/ or aging.mp or elderly.mp or geriatrics/ or geriatrucs.mp or older*.mp or senior*.mp)and(community dwelling*.mp or community*. mp or home*.mp or population*.mp)。
 

②中文文献: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同期发表文献,中文检索式:(“多重用药”)和(“老年人”)和(“社区”或“居家”)和(“现状”或“患病率”或“流行病学”)。  
 
③辅以文献追溯法和人工检索法。  
 
2、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包括前瞻性和回顾性队列研究);(2)清晰定义多重用药,并且多重用药数定义为5种及以上;(3)文献中报告或能从文献表格和图形中提取多重用药率;(4)社区居住或从文献中能提取社区居住人群多重用药率;(5)65岁以上或能提取65岁以上社区人群多重用药率。  
 
排除标准:(1)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初级医疗保健患者、长期照护机构(养老院)老年人群;(2)多重用药数定义为<5种或≥6种;(3)报告了多重用药率但未能提取用药人数和总人数;(4)特殊疾病人群或侧重于某一特定类型的药物(比如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疾病类药物);(5)摘要或者会议论文;(6)无关的研究(比如干预研究、病例报道、综述或指南);(7)报告为同一研究。  
 
3、文献检索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49篇,其中英文文献44篇、中文文献5篇,检索流程见图1。  

 

 

 

 

二、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三、多重用药率分析

49篇纳入文献中,3篇报告了2个不同年度的多重用药率,1篇报告了3个不同年度的多重用药率,因此进入Meta分析的总文献数为54篇。  

 
● 合并分析结果显示,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多重用药率为37%〔95%CI(34%,39%)〕,亚组分析结果见表2。  

 

 

 

 

● 过度多重用药文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过度多重用药率为14%〔95%CI(12%,16%)〕。  
 
● 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剔除研究质量较低的2篇文献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的多重用药率为37%〔95%CI(34%,39%)〕,表明合并分析结果较为稳定和可靠。漏斗图基本呈对称,但可能仍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因研究的标准误大多集中在顶部,提示较小样本的研究可能未被发表。  

四、多重用药的相关因素分析

● 13篇文献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索社区老年人多重用药的相关因素。
 
● 发现的多重用药正相关因素有:较多慢性病数量/多病共存(7篇)、较年老者(6篇)、超重或肥胖(5篇)、自述健康不佳(4篇)、日常生活能力受限(4篇)、较低教育水平(4篇)、较高收入(3篇)、患糖尿病(3篇)、患高血压(2篇)、患心脏病(2篇),见表3。  

 

 

 

 


● 值得注意的是,多重用药率的性别差异分析呈现不同结果:3篇文献显示女性与多重用药呈正相关,4篇呈负相关,3篇无相关。  

五、本研究的优点与局限

根据严格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全面系统筛检了全球65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多重用药中英文文献,对于纳入的49篇合格文献,采用倒方差权重的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了全球社区多重用药率和过度多重用药率,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结果较为稳定可靠。纳入文献中,高质量研究占69.4%,低质量文献仅4.1%,纳入研究的质量整体较高。  

 
但本研究仅检索了中英文文献,并未对其他语种文献进行检索,因此纳入的原始文献在方法学上存在一定局限,可能会产生信息偏倚。且纳入文献多为横断面研究(73.5%),难以得出多重用药及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推荐:

[1]徐海红,王永利,闫巍.老年衰弱共病患者: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4):3026-3031.
[2]舒冰,方玉婷,李民,张圣雨,沈爱宗.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7):2134-2139+2147.
[3]毛润越,徐志杰,方力争.社区老年患者潜在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4):4405-4406.
[4]闫巍,陈雪,丁静.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应对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5):1859-1863+1872.
[5]王永利,张振香,林蓓蕾,郭亚雯,符博.用药生活问卷的汉化及其在社区老年多重用药患者中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5):1864-1872.
[6]王永利,张振香,符博.老年慢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负担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5):1853-1858.
[7]刘葳,于德华,金花,唐岚.社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592-1598.
[8]王永利,栾文艳,郭亚雯,林蓓蕾,齐琲,张振香.居家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97-2202.
[9]方力争,徐志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老年医学会立场声明:老年人处方》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07):747-752.


本文编辑:王凤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老年人,分析,文献,患者,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