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为大家整理血常规深度解读步骤,各类血象异常与对应疾病,并在最后大家送上实例解读!
导语
两个答案都并不绝对哟
一个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了不意味着就是细菌的感染。
二个出现急性呕吐的孩子,出现粒细胞、白细胞的升高,一方面是应激性的升高,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脱水血液浓缩导致的升高。
还要牢记儿童血常规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分类比例和正常值。
几乎所有的血常规化验单上面给的都是“成人”血常规的参考区间,而未列出“儿童”的正常参考区间,所以要牢记血常规儿童的比例和计数,如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儿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在6天和6岁左右时基本相等。而在出生后6天以前,中性粒细胞占多数,6天~4岁期间,淋巴细胞占多数。6岁后,更加接近于成人,中性粒细胞再次占多数。
● 第一步
我们要明确采血是外周血还是静脉血?同一个人不同采血部位会有所不同。
● 第二步
看血常规有没有全系列的数值降低,这有可能是采血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输液的时候采血就会导致此类情况。
● 第三步
看血系异常的情况,是一系、两系还是三系?
● 第四步
看计数情况:增高、减低?特别是当白细胞数量较少时。
● 第五步
看分类,中心粒细胞、淋巴、单核?
● 第六步
看形态:红细胞大小、是不是出现一些幼稚细胞、破碎红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