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简单的血常规,你真的了解吗?

2021
07/28

+
分享
评论
医学镜界
A-
A+

今天特为大家整理血常规深度解读步骤,各类血象异常与对应疾病,并在最后大家送上实例解读!


导语

血常规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利用率最高,最常用、最基础的检查。血常规检测结果看似很简单,可是你真的懂吗?  


拿到一张小儿血常规化验单,却发现给的都是“成人”血常规的参考区间,并未列出“儿童”的参考区间,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特为大家整理血常规深度解读步骤,各类血象异常与对应疾病,并在最后大家送上实例解读!  

 
首先考考大家:

01

一个2岁的疱疹性咽峡炎的小孩子,白细胞15X10^9/L,中性粒细胞80%,你认为他是细菌感染吗?

02

一个3岁小孩,昨天吃了生冷的东西,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20X10^9/L,中性粒细胞90%CRP 5mg/L,你认为他是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吗?



 

两个答案都并不绝对

 



一个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了不意味着就是细菌的感染。

二个出现急性呕吐的孩子,出现粒细胞、白细胞的升高,一方面是应激性的升高,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脱水血液浓缩导致的升高。


因此,对于血常规的判读我们一定要明确几个点:
一、采血部位是什么? 
二、检测方法是什么?
三、患者的症状体征是什么?

临床工作中结果可能与临床资料不相符,误差可能来自于标本质量,少数来自分析过程,因此从标本采集到贮存、运送到分析得出结果,其间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要真正解读血常规,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  血液的组成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过程有助于我们根据血常规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类型。

其次还要有一个三系的概念  ,编号  1-  11  是我们的粒系,反映了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  1  2  -  19  为我们的红系,即红细胞,  2  0  -  24  为我们的巨核系,反映了血小板数。


 

还要牢记儿童血常规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分类比例和正常值。

几乎所有的血常规化验单上面给的都是“成人”血常规的参考区间,而未列出“儿童”的正常参考区间,所以要牢记血常规儿童的比例和计数,如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儿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在6天和6岁左右时基本相等。而在出生后6天以前,中性粒细胞占多数,6天~4岁期间,淋巴细胞占多数。6岁后,更加接近于成人,中性粒细胞再次占多数。



读血常规的具体步骤


● 第一步

我们要明确采血是外周血还是静脉血?同一个人不同采血部位会有所不同。

● 第二步

看血常规有没有全系列的数值降低,这有可能是采血不规范的问题,比如输液的时候采血就会导致此类情况。

● 第三步

看血系异常的情况,是一系、两系还是三系?

第四步

看计数情况:增高、减低?特别是当白细胞数量较少时。

第五

看分类,中心粒细胞、淋巴、单核?

● 第六步

看形态:红细胞大小、是不是出现一些幼稚细胞、破碎红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具体的分析以白细胞为例


不同白细胞的细胞计数和形态变化反映了不同的疾病:
 
1. 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占白细胞的50-70%
中性粒细胞的意义和白细胞增多类似,病理性变化主要见于细菌性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比较特殊,主要有以下情况。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通常提示感染比较严重。

2.淋巴细胞,主要占白细胞1/4,是很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
淋巴细胞要明确儿童有一个生理性增多的现象,再去判断是否有病理性的增多。

出现淋巴细胞的原始化和幼稚化可考虑是病毒或由药物引起的应激反应。

3.嗜碱性粒细胞
主要是参与超敏反应,增高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血液病等。

4. 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见于一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

5. 单核细胞
主要发挥的是吞噬的功能,需要强调的是儿童中有生理性的增多,平均为9%左右。


实战应用


接下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带你实战应用血常规解读步骤。

首先看三系,哪几系不正常,三系都存在问题,粒系明显的减低,红系也减少了,血小板也减少了;接下来看计数和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降低了,红细胞也降低了,出现三系都减低了,这个情况来说疾病通常是比较严重了,可能是骨髓造血衰竭或恶性增生疾病。最终确诊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说了这么多,您知道如何具体看懂血常规里的各个指标,正确识别小儿血液疾病了吗?下述病例您能试着初步判断吗?
 

【CCMTV临床频道】邀同济医院儿科李福兴大师兄,开设《血常规结果深度解读》系列课程,内有更多实例分享,手把手教你读懂血常规,一口气 get 多项实用技能及操作技巧!您所疑惑的问题都将在其中得到解答。
 

  
 

 
END

 
编辑:翁锦龄  
审核:虞睿睿 王会会
 
资料来源:CCMTV 临床频道  血常规结果深度解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疾病,淋巴,儿童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