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溺水的当时没有死亡,而是在溺水的24小时内死亡,多发生于儿童。
进入暑假
又到了儿童溺水的高风险期
最近,
泉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接收了
3位溺水、生命危在旦夕的儿童,
经过及时抢救,
三位儿童均转危为安。
据了解,13日至21日,医院接收了两位7岁的儿童,一男一女,这两个孩子都是在游泳馆发生溺水事件的。溺水后他们均由安全员做完心肺复苏,然后马上送往医院抢救。
另一位10岁的女孩是上周六晚被送到医院的,她和姐姐到海边游泳,姐姐不幸溺水身亡,而她被救上岸边时,也进行了心肺复苏然后送医抢救。
目前,这3位儿童均已转危为安。
溺水儿童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医生供图)
如果溺水者能得到
正确及时的抢救
生存的几率
就会大大提升!
而有一种溺水往往会被很多家长忽视
那就是——迟发型溺死!
它是指人在溺水的当时没有死亡,
而是在溺水的24小时内死亡,
多发生于儿童。
溺水时气道呛入的水被肺吸收。
开始无明显症状,随后因为肺部感染或者被吸入的水渗出肺内,阻碍肺部正常通气的功能,从而引发死亡。
明显的头晕、头痛伴随视觉障碍、视物模糊、视物不清,而且会有短暂型意识丧失、眼前一过型黑蒙、猝倒;
有剧烈的咳嗽、咳痰、胸痛、咳粉红色的泡沫样痰并且伴随呼吸困难;
明显的寒战、发热、周身寒冷的症状,皮肤发绀、颜面肿胀伴随球结膜的充血。
严重时还会有神志状态的改变,患者会有烦躁不安、抽搐、嗜睡等症状。
另外对于循环系统,患者会伴随心律失常、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其中,呼吸急促、反复不停的咳嗽是迟发型溺死的典型症状,一些因淹溺被救上来的人,其后出现反复咳嗽、气短,就很有可能是迟发型溺死。
这时,淹溺者需要马上送入医院,进行肺部CT检查,观察肺部有无肺水肿的表现,同时观察有无残余的水未被吸收,从而进行相关救治处理。
不会游泳者:
建议不要挣扎,节省体力,落水后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量保持仰位,头部后仰,口向上方,口、鼻露出水面,呼吸时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体力不支时,改为仰泳,手足轻轻划水,使口、鼻浮于水面,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会游泳者:
会游泳者发生迟发型溺死一般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
此时应保持平静,呼人救援,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接着深呼吸,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下肢的拇指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抽筋也就自然停止。
孩子溺水
切记以下这几点
发现溺水后,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同时施救。
如果环境危险,先拨打 119 求救;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除非身无旁人而你自己有特别熟悉水性,可下水施救,但不要忘记呼救以及在岸边做好求救标记。尽量多人一起施救,避免单兵作战。
如何处理视溺水者的具体状况而定,如果不确定自己能否正确施救,不要贸然对溺水者展开急救,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不要采用任何的「控水」方法。
① 清醒,有呼吸和脉搏
呼叫 120 后,陪在溺水者身边,有条件时可以换上干衣服,裹上毯子,注意保暖,然后等待救援人员。
② 昏迷(呼叫无反应),呼吸浅快脉搏微弱
清理溺水者口鼻中的异物,并使其保持在侧卧位,注意保暖,等待救援人员。等待过程要密切观察呼吸和脉搏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③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
类似假死状态,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应清理溺水者口中的异物,进行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保持侧卧位,注意保暖,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④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
立刻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先人工呼吸、后胸外按压保持 30:2 的频率的顺序进行心肺复苏,并持续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转发
让更多人学到
来源:福建卫生报综合澎湃新闻、医学界呼吸频道
通讯员:何毓慧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