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40(02) : 156-159.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20.02.008
产科麻醉领域中,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指南及死亡率和发病率调查均被用来促进产妇安全和围手术期结局的持续改善。因此,产妇在生产过程中麻醉相关并发症的研究对于评估产科麻醉的安全性和质量至关重要。本研
究拟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产科麻醉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产科2011年至2016年间行剖宫产术产妇的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特点、诊疗经过、疾病诊断及出院结局。根据出院诊断、麻醉记录单和病程记录获取麻醉相关并发症情况,主要分为七类: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非特指的系统性并发症、未具体说明部位的系统性并发症、椎管内麻醉和局麻药相关并发症[4]。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指至少有1次并发症记录数与剖宫产术总数之比。统计分析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以不同年份、年龄(≤19岁、20~29岁、30~39岁以及≥40岁)、ASA分级(Ⅰ-Ⅵ级)、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计划类型(计划内和非计划,计划内剖宫产术主要包括以下诊断:胎儿窘迫、子宫破裂、子痫、脐带脱垂、胎膜早破、胎盘植入和前置胎盘)和是否合并瘢痕子宫进行分层,进一步分析麻醉相关并发症分布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最终纳入剖宫产术产妇7 595例。共92例产妇发生至少1次麻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约为1.21%。根据麻醉相关并发症分类,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91例,其中椎管内麻醉后头痛(术后新发头痛,与体位相关,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头痛,由于硬膜穿破脑脊液漏致颅内压降低)89例,短暂性神经症状(术后新发后背部或下肢感觉异常,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2例;非特指的系统性并发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除气管导管后突发呼吸困难,考虑喉痉挛)1例,见表1。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2011年至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4年至2016年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年份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剖宫产术产妇年龄以20~29岁居多,年龄≥40岁的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最高(2.08%),各年龄段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产妇ASA分级以Ⅱ级居多,ASA分级Ⅳ级的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最高(1.59%),不同ASA分级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产妇占剖宫产术产妇总数的21.47%,瘢痕子宫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非瘢痕子宫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不同年龄、ASA分级及瘢痕子宫分层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分布情况椎管内麻醉为剖宫产主要麻醉方式,构成比为93.55%;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相比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剖宫产术构成比为38.30%;非计划剖宫产术与计划内剖宫产相比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一项产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美国产科安全调查研究[6]及西欧国家研究也有类似报道[7]。随着孕产妇死亡率的降低,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受到更高的关注。在2011年至2016年间,本院有超过7 500例产妇接受剖宫产术分娩方式,其中92例产妇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21%。麻醉相关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共91例,表现为椎管内麻醉后新发头痛和短暂神经症。根据美国产科麻醉和围产期协会严重并发症库项目记录[8],产妇接受椎管内麻醉后,出现头痛的发生率约为0.7%。椎管内麻醉后新发头痛多与硬膜穿破脑脊液漏致颅内压降低有关[9]。虽然硬膜穿破发生率不低,但其与操作技术直接相关。因此,娴熟的操作技巧以及丰富的经验是减少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脑脊液容量减少可能导致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尤其是视觉及听觉。大多数头痛症状通常在2周内消失,但偶尔会持续时间延长,甚至长达半年[10],值得警惕。此外,有研究表明,椎管内麻醉后头痛产妇更容易引发慢性头痛或背痛[11,12]。本研究中,在全身麻醉产妇中,发生严重气道危险即喉痉挛1例,虽未对产妇造成严重缺氧等不良后果,但仍会增加产妇心理伤害及影响麻醉满意度。在2011年至2016年间,本院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80%~1.53%。2011年至2013年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达最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并维持稳定,这与科室长期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密不可分。本研究纳入产妇以出入院作为观察节点,因此缺乏轻微并发症对产妇长期预后影响的随访资料。这也突出了预防、适当诊断和积极治疗改善长期预后的重要性。尽管本研究中未出现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全脊麻及返流误吸等严重并发症,同时予以提示,规范的诊疗操作是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中,年龄≥40岁、ASA分级Ⅳ级、合并瘢痕子宫以及计划内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提示对于该类产妇应加强麻醉管理,尽量避免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