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2021-07-27   天衡三高微课堂

糖友们要注意,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要定期检测,给医生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才能更准确的掌握血糖情况,有助于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指标常见的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主要负责把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器官。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糖会发生反应,形成一种非常稳定的东西,即“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一旦形成比较牢固,不容易分离,在血液中浓度较稳定。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糖化了的血红蛋白,随着红细胞的死亡而消失,可见,糖化血红蛋白120天才能消失。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抽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不受短期内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与短期内的饮食变化关系不大。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能准确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因此,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患者却对这项指标的认识有一些误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① 测了糖化血红蛋白,平时就不用测血糖了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日 常测血糖反映的是血糖波动的趋势,二者是互相补充的,都不能偏废。

② 频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没有必要频繁检测。通常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以后每3~6个月检测一次即可。

③ 和空腹血糖一样,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也要空腹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吃药、进食等的影响,可以在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如果想同时检测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个指标,就需要空腹了。

④ 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控制的越好

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是<6.5%,不少患者都认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我们建议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项指标控制在<7.0%就可以了,如果再降低0.5%,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会增加2~3倍,降低这0.5%的好处远不及低血糖带来的坏处,风险大收益小。对于年龄大、得糖尿病时间长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还可以放宽到7~8%。

⑤ 只有糖化血红蛋白才能反映真实血糖情况

通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一些特殊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会出现假性降低或升高,不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情况。如快速进展的1型糖尿病,血糖升高过快,还没有使血红蛋白糖化,故HbA1c不能真实反映急性血糖变化情况,使HbA1c假性降低;溶血性贫血、大出血、脾肿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脏疾病,使红细胞寿命缩短,使HbA1c结果假性降低;妊娠妇女由于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的浓度降低,使HbA1c结果假性降低;某些药物:如VC、VE可以抑制血红蛋白的糖基化,长期大量服用,可使HbA1c结果假性降低;长期大量饮酒使血红蛋白已酰化,使HbA1c假性升高;肾病患者由于血红蛋白甲酰化,使HbA1c假性升高;脾切除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等,可使红细胞寿命延长,使HbA1c假性升高,临床中一定要排出这些干扰因素。

因此,糖友们要注意,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要定期检测,给医生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才能更准确的掌握血糖情况,有助于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糖尿病,误区,检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