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辟谣:溺水急救绝不能用“控水大法”!

2021
07/27

+
分享
评论
我是Dr小鱼
A-
A+

一则在朋友圈近乎刷屏的科普,着实吓了我一大跳。



文/Dr.小鱼


河南的暴雨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在困难时分,人们的团结友爱、热心相助,把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侠义和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人怎能不爱这个国家和这里世世代代生活着的人?


1


昨天,我赶着写了一篇关于暴雨灾害的科普,着力于“暴雨自救”以及灾后“防疫”。

朋友圈转发者众多。


灾害来临时,积极传递靠谱的科普知识和救援信息也是普通人尽力的方式之一。


但今天上午,一则在朋友圈近乎刷屏的科普,着实吓了我一大跳。


 


打开文章一看,全是极其错误、离谱的溺水急救方法,煞有其事地引经据典,而阅读量竟然已经十万加。


#  原文  #


更可怕的是,微信朋友圈里还充斥着无数的同类文章,打着“中医急救”之名,传播胡言乱语。


错误的急救信息,不仅救不了人,还害命的!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急忙投诉了几个阅读量最大的号。

 


应该是投诉他们的专业人士有很多,腾讯方面在下午就鉴定为“谣言”了。

 


2


腾讯的反应速度还算快,至少阻止了谣言的传播嘛。


发了个朋友圈广而告之,并再次提醒大家辨别真相,没想到得到这样一个回复。

 


相当无语。


虽然我不是全职妈妈,但我也为她把所有全职妈妈与她自己等同而生气。


换做过去,我可能会马上怼过去,再给她解释一番科学原理。


而现在,我却完全没有这个精力和心情了,直接拉黑了事。


从2017年9月发第一篇文章开始,我写了2年的科普,遇到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了。


不学无术,毫无逻辑,缺乏科学精神,把“较真”视为“撕逼”,把盲目顺从视为“正能量”,不遗余力地传播伪科学,还一副理直气壮的大义凛然。


今天看到我很喜欢的一位大V医生李清晨说:“适应与蠢货共存的世界,也是现代人必要的修养。但尽量离这帮人远点,他们很可能有害。”


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少写科普的原因。


因为每次写科普都会引来这样的人,胡搅蛮缠,拼死捍卫他们的荒谬和愚昧。


我实在无力与之争论。


但是,今天看到我的朋友圈那么多人转发这篇错误的溺水急救科普,我又忍不住要写一篇关于溺水急救的科普了。


因为,溺水是中国1-1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


2019年,全球估计有23.6万人死于溺水,溺水造成的死亡占全球总死亡率的近8%。


溺水是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郑州暴雨,让我们再次见识到水火无情。


学会正确的溺水急救方法,在关键时候,真的能救命。


3



首先要知道,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方法,是溺水急救成功的关键。


溺水死亡的原因,是因为窒息,而不是肺了进了水。


控水倒出来的水,多是胃里的水。


各种国际指南和中国溺水急救专家共识都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控水!


 


只要是溺水,就不能控水,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控水。


为什么?


因为,给心跳骤停的患者控水,会延误心肺复苏时间,导致患者被救活的概率下降。


这一点非常重要!(记住)


溺水急救的关键是:抢时间!


人在水下浸泡<6min,出现死亡或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极低。


如果>10 min,就会出现严重脑缺氧或死亡,存活者可能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而给没有心跳骤停的患者控水,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


昏迷患者可能因为误吸而发生窒息。


惨痛的案例:


2021年,7月3日,江西赣州发生了一起9岁孩子在水上乐园溺亡的事件,现场视频显示,一群人簇拥着扛着溺水孩子跑动控水。


这种陈旧、无效的急救方法,耽搁了急救时间,最终令孩子丧失了宝贵救命机会,而死亡


 


在美国儿科学会的溺水建议非常明确地指出:


 Don't waste time trying to drain water from your child's lungs.


不要浪费时间试图让水从你孩子的肺中排出。


记住,溺水后的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


 


如何正确急救溺水?


1、溺水者被救上岸时,拨打120前来救援。


2、等待救援过程中,如果溺水者已无意识,无呼吸,马上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

 

图片来自丁香医生

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手捏鼻子,口对口吹气,而后放开手,使患者呼出气体),完成后检查颈动脉搏动情况。


有脉搏者,通常在在人工呼吸后可恢复自主呼吸。


如无脉搏,且溺水时间小于1小时,无腐烂、尸斑、尸僵等表现者,开始心肺复苏,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为30:2,如果是双人配合,则为15:2。


转发给需要的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人工呼吸,急救方法,溺水者,辟谣,溺水,急救,救援,复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