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95后天才少年曹原,发表第8篇Nature,是今年第4篇

2021-07-25   生物世界

我们都知道超导现象,但是超导必须在非常低的温度才能实现,自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因发现超导现象以来,无数科学家希望能研发出常温超导材料,但均以失败告终。

撰文 | 王聪
编辑 | 王多鱼

排版 | 水成文


2021年7月21日, 曹原 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发表了题为: Pauli-limit violation and re-entrant superconductivity in moiré graphen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发现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表现出超导性,而且这种超导性在强磁场下持续存在,这一发现可能会导致量子计算的进步

这是这位95后天才少年的第8篇 Nature 论文,也是他今年的第4篇Nature论文。


曹原 于1996年出生在成都,11岁时就因天赋秉异而被选拔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曹原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加起来7年的所有课程。

2010年,14岁的曹原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2014年曹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博士毕业后,曹原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8年3月5日,年仅22岁的曹原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同期发表了两篇石墨烯重磅论文。文章刊登后立即在整个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

我们都知道超导现象,但是超导必须在非常低的温度才能实现,自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因发现超导现象以来,无数科学家希望能研发出常温超导材料,但均以失败告终。

曹原作为第一作者的这两篇 Nature 论文发现了 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 :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 (被命名为 魔角 时,就会产生以0电阻传输电子的神奇超导效应。

这一重磅发现,让曹原成为了最年轻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 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1996年出生的他当时年仅22岁,也让他登上了2018年  Nature 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之首,这是 Nature 创刊149年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入榜者。

曹原的论文
8篇Nature + 1篇Scien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6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615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60-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55-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19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66-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19-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85-y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2/6539/26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Nature,麻省理工学院,石墨烯,超导性,曹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