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治疗以控制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为主。虽然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前几日,3岁女孩妮妮(化名)得了感冒。起先只是咳嗽发热,家长便给她吃了点退烧药,可是后来变成了气促,眼看着气都喘不上来了,家长赶紧送妮妮去医院。
到医院以后,医生检查后发现妮妮心率只有40次/min(小儿正常心率为80-120次/min),还伴有意识丧失,看过检测结果以后,医生初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本来以为只是一场普通感冒,没想到却差点要了妮妮的命。这真的只是“感冒”吗?
认识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它可以影响部分甚至整个心脏功能。多因感染性因素引起,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多见。
病毒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如果病人的抵抗力弱,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只是看似“感冒”
90%的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当这些病毒侵袭到心脏时,就可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病毒侵袭心脏后,会造成心肌细胞的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
心肌受损一般有两大表现,一是胸闷、心悸,二是呼吸困难。患者常感觉疲倦乏力、胸痛、多汗、低热,甚至出现浮肿、紫绀、气急、不能平卧等,更严重时会因心跳骤减导致急性脑缺血,引起抽搐,或心跳骤停而死亡。
因此,若在感冒发病后1~3周出现全身极度乏力、胸闷、心慌、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病毒性心肌炎,早发现早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治疗以控制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为主。虽然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特别是不能增加心脏的负担。急性期应限制体力活动至少6个月,避免情绪刺激,要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药物治疗包括三磷酸腺苷、辅酶A、辅酶Q10、环化腺苷酸、曲美他嗪、大剂量维生素C等促进心肌营养的药物,糖皮质激素仅限用于急性重症患者,且不可长期使用。其他药物包括阿替洛尔、利巴韦林、磷酸肌酸钠等。磷酸肌酸钠是一种心肌细胞保护剂,可以直接为损伤的心肌细胞提供能量,从而改善症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