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连线郑州 | 大三甲断电?设备科受损?救援最全电话官方公布

2021-07-21   赛柏蓝器械

这次强降雨将给郑州多家大三甲医院以及重点医院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以一些影像设备为例,很多医院的设备都放置在地下一层以及地下二层,医疗设备一旦受潮或者进水,将十分影响设备的运行和检测精度,维修费用高昂

在郑州工作的熊鹏对赛柏蓝器械描述:

“20日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我乘坐的地铁还没有被淹水,大概五六点的时候听到朋友说地铁五号线的沙口路站和海滩街站大量进水,许多人被困,被淹的视频就开始广泛疯转,求助救人。”

“我工作的地方是从新城区跨到老城区,明显感觉老城区积水较多,骑电动车已经骑不过去了,后来推着返回已经推不动了,因为水快速从脚踝漫到了膝盖,后来就到了腰部。”

“回家的路上看到超市的人特别多,我进去的时候,面包、香肠、泡面已经卖空了,只剩下一些卫生纸和调料,后来用支付宝结账的时候超市突然停电了,手机也没了上网信号,只能打电话。”

“从家里的窗外往下看,好几辆私家车熄火,停在路中央,顺着水流不断互相撞击...”

  |  来源:赛柏蓝器械

  |  作者:米克 / 秦酒

地铁乘客:车厢氧气越来越少

今日(7月21日)截至发稿前一刻钟,郑州志愿者陈志彬电话里对赛柏蓝器械表示,目前在的「河南志愿者呼叫群」中仍然以每分钟超20条的消息弹出求救信息,从陈志彬提供的随机截图可以看到:

A:  因暴雨灾害,巩义市某村多户人家出现塌方,有多人受重伤,目前道路不通,停电且手机信息微弱,有被困的老人和孩子,需要救援。

B:  郑州市高山镇某村发生小型山体滑坡,河道水势大涨已经冲破一座桥了,村子里还有很多人,信号不好,停电一整天了,需要救援。

C:  高新区一小区停水,即将停电,一岁多孩子发烧,无法去医院诊治,原因未知,需要救援。

D:  楼下有汽车一直在鸣笛求救,因为楼梯口已经被水堵住,无法出门帮助,希望有救援队伍帮忙。

E:  母亲走失,51岁,患有小脑萎缩,她手机没电了,穿米色连衣裙,随身带卡其色帽子和蓝色袋子....

陈志彬说,目前没有交通工具,多处积水深度未可知,看着这些消息只能帮着转发,又心急又帮不上忙,好多消息也来不及核实,消息太多了,太多了...

郑州气象局指出,特大暴雨千年一遇,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据多家媒体披露,20日16-17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相当于103个西湖倒进了郑州,这意味着在这一个小时当中,降水量达到了2020年全年的1/3,该数值打破全球记录。

18741626834212391

郑州的暴雨使正在施工建设的地铁12号线出现塌方,路面受损严重,抢修人员用混凝土进行紧急封堵。这一事故发生在20日早上8点左右,对于塌方的原因官方回应指出,主要因雨量过大导致自来水管爆裂,水冲垮了在建的车站基坑引起垮塌。

目击者指出,雨水倒灌,吊车也掉入到了坑里。

比路面更令人紧张的是,郑州地铁五号线多人被困车厢。

因暴雨突袭,地铁五号线部分乘客被困车厢内部,车厢内的水已经漫至肩膀,快到了脖子。当事人回忆,车厢内的积水逐步变高,许多乘客只能站在座位上,有些个子不高的乘客已经淹到了脖子,车厢内的空气,氧气越来越稀薄,大家通过微弱的手机信号向外界求援。

20:10,消防人员从车顶打开了一个洞,将被困人员救出后,从隧道中逐步撤离至安全地带。

10251626834213348

67671626834213564

70301626834213748

(图片来源:中国消防、央视新闻)

20日当晚,地铁5号线被困乘客已经疏散,受困乘客无生命危险。

医院停电,呼吸机怎么运转?影像设备在负一层?

据赛柏蓝器械从郑州志愿者陈志彬处获悉,在7月21日凌晨4点23分接到求助信息,内容如下:

A: 坐标郑大一附院(河医老院区),患者在气管插管,戴着呼吸机躺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里。家属因为下午的暴雨被困家中,单元楼出口大门被雨水淹没导致无法赶到医院,我们无法得知医院内的情况,同时已获悉医院全面停电,现在听说是每床分配一个医护人员捏气球来辅助病人维持呼吸。但是一直没有供电,呼吸机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下,非常担心患者在这种呼吸重症患者能够坚持多久。请求救援和抢险人员优先帮助恢复郑大一附院供电,或将icu重症患者及时转移至临近有治疗条件的医院接受救治。

B: 紧急求助!郑大一附院停电,心电监护和备用电池耗完,急救科室正在全科气囊人工呼吸抢救危重病人,但是坚持不了多久,急需柴油,医院现在发电机柴油需要补给。

C: 紧急求助,郑大三附院(河南妇幼保健院)停电,新生儿ICU呼吸机需要电,需要能提供发电机救患者。

D: 求助!谁那里有发电机,医院停电,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急用,孩子们正带着呼吸机!急求发电机!

7月21日凌晨,据新华社消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西院区)门诊部门前聚满了人,该院区电梯全部停运,备用电源也无法使用该院区,医院全部停电,

对于需要供氧的病人,安排医护人员一对一使用气囊,人工供氧。约600名重症病人正协调向外转运。

据赛柏蓝器械独家获悉,,该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医疗设备电池长时间处于无电状态或受潮,会对影像的存储等一些情况造成影响 。

768816268342139105943162683421407757151626834214204

(图片来源:新华社)

河南为何遭遇如此极端天气?

非沿海地区的河南,为何这次降雨强度如此之大?是否已有预兆?

行业地理专家马飞博士今日对赛柏蓝器械分析,此次最强辅助是台风因素:不停地把海洋的水汽往内陆引,水汽在我国中原这个地方交汇合并了,相当于是个抽水机,不停的把海洋的水往我们这边输送。

据中央气象局指出,这次暴雨从7月17日晚上开始,河南省多地就已经出现强降雨的天气,全省的平均降雨量达到73.1mm,有超过2500个雨量站的降水量超过50mm,而最大降水量则出现在郑州市尖岗584.0mm。

郑州、嵩山等地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城市积水和内涝,据中国天气网消息,目前河南多地都出现了历史上首次的特大暴雨,打破历史记录,多个站点都创单日最高。

44301626834214390

71321626834214727

7月20日,交通警察在郑州市花园路冒雨修复交通设施。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62861626834214824

2021年7月20日,旅客滞留在郑州东站。候车厅出现漏雨情况,旅客撑伞挡雨。

(图片:新华社)

71901626834214949

7月20日,滞留旅客在郑州东站一家便利店外排队购物

(图片:新华社)

城市为何躲不过内涝?

郑州这种极端天气,让人不禁联想到北京“7·21”特大暴雨。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及山西北部均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北京石景山扣模式到328毫米,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

当时据北京的目击者称,每栋楼房的排水管像消防水管一样,一个个巨大的水柱冲到公路上,“在雨中几乎无法呼吸,身上携带的物品全被冲走了。”短短两个小时,眼见道路变河流。

据悉,在“7·21”到来之前,北京市气象局已针对这次降雨过程连发多次预警,北京首个暴雨橙色预警就是在21日18时30分发布的。另外,北京市气象局还发布了内涝风险预警产品,以应对大城市积水问题。

22831626834215065

(图:2012年7月21日-22日北京市降水分布图) 

数次预警,为何还是水漫京城?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和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降雨过程天气预报比较准确,我们也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水位,检查防汛设备抢险排水设施等等,但是这场雨实在是太大了。”抽水泵将积水抽到附近河道,但河道水已经满了,水又返回来。

河道排水能力不足,造成泵站抽出来的水无法排到河道内,反而让河道内的水向城市倒灌。这就需要扩大河道排水能力,拓宽河道。

下水道号称一座城市的“良心”,这些隐藏在地下的管道网络,投入高,见效慢,比看得见的高楼大厦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重地面轻地下”问题存在于不少新老城区,在国内许多城市急速发展的这些年,一场大雨往往能检验出很多城市建设的问题。

在防止城市内涝方面,国家指令发出的并不晚。

早在2015年10月,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并明确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标;到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标”。

2016年5月,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郑州就是8个试点城市之一。2018年1月,郑州出台《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

提出到2030年,郑州主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88.7%。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既能有效控制城市积水,又可以将雨水储存起来并加以逐步释放,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既可节约用水,又能防止内涝。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增加透水地面,增强自然土壤吸纳雨水的能力;提高地下管线标准和排水系统抗灾能力;实现泵阀全自动化,同时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到管道网络系统运转效率,以减少区域性的城市内涝。

但城市积水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是单一解决某一方面能解决的。造成城市积水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气候和地形等原因造成的短时间降水强度大;另外道路硬化面积大也会造成雨水下渗速度慢;再加上排水管等城市排水设施的“先天不足”,这些情况都不利于雨水消解。

但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需要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投入都相当巨大,一些发达国家用了三四十年才逐步度过这一道难关,除了找到在短期内提升城市防洪能力的应急措施之外,还需要沉淀耐心和经验,做好长期规划和投入的准备。

现在能最快做到并且刻不容缓的,是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升每个人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和之时,能最快速度反应并且联动自救。

医药应急物资需储备

作为居民,需要做哪些准备以应对天灾?

对于增加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引导居民储备必要的家庭应急物资,近日,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卫健委共同制定印发

《江西省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

7317162683421524585681626834215386612816268342155158550162683421566852921626834215788311626834215917

14961626834216033

5388162683421615266731626834216287

(应受访者要求:陈志彬、熊鹏、马飞均为化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呼吸机,医院,郑州,暴雨,积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