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还有长高的机会吗?
很多家长都会担心自己孩子的身高问题:长得太快家长害怕,长得太慢家长又着急。说到长高,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骨龄。
那么骨龄与身高增长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什么是骨龄?
骨龄,即根据骨骼发育程度估算发育年龄,是评价儿童青少年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医学上通过检测骨龄,还可诊断儿童内分泌疾病或生长紊乱疾病。
骨龄和年龄的关系
一般来说,孩子的骨龄和年龄不会相差超过1岁,如果提前或落后超过2岁以上,家长就要注意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比如,某男童年龄8岁,但骨龄是10岁,说明发育速度较快,身体生理发育水平已经达到了10岁。若骨龄是6岁,说明他的发育速度较慢,只发育到了正常儿童6岁的水平。
如何测骨龄?
衡量骨龄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拍一张X片即可,由于手部是人体关节最多的部位,所以一般骨龄片都是拍手部。左手和右手从理论上来讲没有区别,为了便于统一标准进行判读,一般都拍左手的关节片。
经常有家长担心拍骨龄片有辐射影响孩子健康,其实不用担心,拍骨龄片辐射属于微量辐射,而且手部属于肢体末端,避开了脑部、甲状腺、性腺等关键部位,因此,辐射量对人体的伤害可忽略不计。
测量骨龄有什么意义?
据高长林介绍,通过骨龄测定,我们可以区分孩子“早长”或是“晚长”,发育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正常;其次,对临床一些疾病如小儿肥大症、侏儒症等的早期发现也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另外,骨龄检测可以预判孩子的发育成长空间。
比如,同样是12岁的男生,一个男生的骨龄是12岁,与生理年龄相同;另一个男生骨龄14岁,大于生理年龄。
在自然成长的状态下,骨龄与生理年龄相同的男生将来的身高就会高于骨龄大于生理年龄的男生。
而骨龄14岁的男生要想长高到与骨龄12岁的男生同样高甚至更高的身高,就需要对身高进行管理,了解骨骺线状态,再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等使得体内的生长激素水平、营养元素等达到最佳状态,从而长高身高。
海华放射科主任高长林正在查看X片推测骨龄
有了X片,如何推测?
在干骺端和骨骺之间有一块软骨,它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短。在软骨完全骨化之后,骨骼停止生长,骨骺线也会完全闭合从而停止长高。但只要骨骺线还没有闭合,长骨就还有继续生长的希望,人也就还有继续长高的可能。
哪些儿童有必要测骨龄?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表现时,建议赶紧测骨龄:
发育异常的儿童
身高明显高于同龄人,或明显矮于同龄人的儿童尤其注意监测骨龄,区分是“早长”和“晚长”,甚至可帮助诊断是否伴有内分泌疾病,以便及时干预。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儿童,骨龄一般比生活年龄小2岁以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儿童,骨龄一般比生活年龄大2岁以上。
过度肥胖的儿童
受基因、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过度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过度肥胖合成雌激素更多,减少生长激素分泌,导致内分泌紊乱,加速骨骺闭合,影响最终身高。
性早熟的儿童
男孩在9岁之前,女孩在8岁之前出现一些第二性征发育,比如女孩出现乳房的发育,男孩出现睾丸、阴茎的发育,孩子可能出现了性早熟。早发育的孩子,骨骼发育也会随之提前,应及时检测骨龄,否则骨骺过早闭合了,孩子就不能再长高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