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女子眼角长“肉球”,一查吓坏了…竟是活虫!这种虫子严重可致命

2021
07/20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蜱虫常常躲在草丛、田野中,夏、秋两季多见。人们下地劳作或者经过草坪,蜱虫可能附着在人的皮肤、衣物、鞋帽上被带回家。



上周,福州永泰70岁的黄阿姨突然发现右眼长出了个“小肉球”,一开始不痛不痒,她并没多在意,可过了几天肉球越来越大,随之疼痛袭来,日渐加剧,偶尔有血液渗出。


随即,来到东南眼科医院就诊,该院泪器病科林鑫医生接诊后,通过裂隙灯显微镜为黄老太进行检查,发现她所说的“小肉球”竟是一个活物:一只埋头吸血的蜱虫。


“这是一只蜱虫,因为头埋到皮肤里,所以看不出来。”林鑫介绍,蜱虫是一种寄生虫,一般是寄生在野生动物或鸟类身上,在农村则多寄生在家畜身上,但偶尔也会寄生在人身上,具有吸血为生的特性,不吸血时小如米粒,吸饱血后则饱满得像黄豆,甚至大如指甲盖。  

 
 


图:蜱虫取下后,仍死死咬住皮肤


蜱虫会传播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严重疾病,且吸血时会分泌化学物质产生麻醉,所以,一开始多无痛感。


经询问,林鑫医生推测,可能是黄阿姨傍晚在树下乘凉时,被蜱虫叮咬的。



 

黄阿姨眼角的蜱虫口器紧紧咬住皮肉,林鑫医生第一尝试用镊子夹住虫子,但蜱虫咬的太紧,取虫失败。为了避免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林鑫医生还是决定通过手术取虫,在显微镜下切除了蜱虫咬死的小块皮肤,顺利将虫子取下。



被蜱虫叮咬别惊慌 切忌强行拔除

在人的身上,蜱虫最喜寄生在颈部、耳后、头皮、大腿内侧、腰部、腋窝等皮肤较薄的地方。


蜱虫的危害性很大,人被咬后会出现皮肤溃疡、过敏、发炎,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32种原虫、17种回归热螺旋体、14种细菌,会传播18种疾病。


蜱虫受到刺激后会分泌毒素,轻者会导致剧烈瘙痒、发热,重者可导致抽搐、昏迷,甚至致命。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蜱虫都携带病原体。人被蜱虫叮咬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在2天至28天内,如发现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要及时就医。


夏秋季是蜱虫的高发季节

每年这时候

多地都有被咬伤的病例

一定要注意防范!


户外活动要警惕!

 

林鑫提醒,蜱虫常常躲在草丛、田野中,夏、秋两季多见。人们下地劳作或者经过草坪,蜱虫可能附着在人的皮肤、衣物、鞋帽上被带回家。


在户外活动、野外游玩时,最好穿长袖长裤,不要穿凉鞋,袖口和领口要扎紧;出门前最好喷上驱虫药水;郊游时远离草丛或树林,不要躺在草丛中。


发现蜱虫后怎么处理?

 

若发现被蜱虫叮咬或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切勿拍打,切勿强力撕拉,用尖镊子准确夹住叮入皮肤的蜱的头部或口器,并逐渐将其垂直拉出。


提醒:如无把握,应尽快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让医生处理。


如果可以,拔下来的蜱虫不要扔掉,把它放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置于冰箱内。这样日后要是出现蜱传疾病的症状,能帮助医生确诊发病原因。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文 

通讯员: 张世杰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寄生虫,肉球,致命,蜱虫,叮咬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