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医生:没有理由悲观的未来......

2021
07/18

+
分享
评论
周鹏心视野
A-
A+

通过对冠状病毒家族成员的简单回顾和分析,说明新冠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性很大,正在向“季节性流感”类似的可传播性疾病方向演变......

病毒“地球村”(47)|| 

疫情何处去?没有理由悲观的未来......

核心提示

上一小篇,我们通过一名登山者带着新冠病毒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事例,说明了新冠病毒在自然状态下可以是无处不在(请见《健康界》下文章链接):

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716/content-1243718.html

本小篇基于目前的新冠疫情形势,通过对冠状病毒家族成员的简单回顾和分析,推测新冠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可能性很大,正在向“季节性流感”类似的可传播性疾病方向演变。

91791626564646361

冠状病毒家族

冠状病毒是已知的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有包膜的RNA病毒。

RNA病毒:RNA病毒的主要遗传性特点就是高频基因突变。大基因组:相对于基因组小的RNA病毒,大基因组的冠状病毒结构更复杂,进化上也更高级,稳定性也高些:也就是说,快速变异的概率和频率要比流感病毒低。

包膜:病毒的包膜和哺乳动物的细胞膜结构相似,都主要是由脂质构成。有包膜的病毒是以包膜融合的方式出入细胞,对细胞的直接杀伤力小,而是通过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或细胞因子损伤宿主细胞。冠状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属,其中甲、乙两个属七种冠状病毒对人类致病。

通俗地说,这七种冠状病毒属于堂兄、堂弟、堂姐、堂妹或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关系。其中有些冠状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有些冠状病毒可致命。

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

在已知的七种能对人致病的冠状病毒中,有四种仅引起轻微“感冒”(见下面截图)。有研究认为:5-10%以上的人普通感冒是由这四种冠状病毒所致,在“地球村”的某些地方,高达30%的普通感冒是由这四种冠状病毒引起。这四种冠状病毒是仅次于鼻病毒的、引起人普通感冒的第二位原因,比较温和——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无数次感冒。

69611626564646615

有人认为:中青年人每年一两次普通感冒,不是坏事:使我们机体的免疫监视和免疫应答功能处于活跃状态,更好抵挡病原微生物入侵。感染了上述导致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后,激起的免疫反应对新冠病毒也可能有效,毕竟,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七种可对人致病的冠状病毒同属于一个大家庭,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交叉免疫”。

有专家推测:上述四种今天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在比较久以前,经过跨宿主转移、在侵入人类的初期,也像本文后述的、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三种致命性冠状病毒一样,先后引起过严重的疫情。后来,通过不断变异后、逐步和人类相对和谐相处,演变成了今天很温和的。比如,有科学家指出:1889-1890年达到顶峰的、导致全球100万人死亡的那次“大流感”(史称为俄罗斯流感,Russian Flu)就是上述的HCoV-OC43所致,而非流感病毒造成,但今天,HCoV-OC43仅引起人普通感冒。

致命性冠状病毒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以下三种致命的冠状病毒先后进入人类社会(见下截图):

39491626564646672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MERS-CoV

2012年首次在沙特确认,在中东地区活跃。2015年输入大韩民国首都首尔,导致上百人感染。 MERS的传播途径没有完全确定,一般认为是近距离密切接触传播。

此型病毒的特点是:病死率很高,可传播性比很低,但像幽灵一样,时有出现。

迄今为止,已经有1,000多例病例,500多例死亡,病死率高达30%以上。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典"):SARS-CoV

2002年11月首先在广东出现,迅速波及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导致8,000多例病例,900多例死亡,其中医护人员病例占所有病例的20%,病死率在11%左右。

SARS病毒的致死性低于MERS、高于新冠,其突出特点是在2003年夏天来临后,突然绝尘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SARS病毒的以上特点,是导致世界各国2020新冠疫情初期对新冠疫情走势误判的主要原因:当时,不少医生、病毒学家和流行病学家认为SARS病毒与新冠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家族,新冠疫情也很可能会像SARS一样,随着炎热夏天来临,绝尘而去——直线式思维。

SARS-CoV-2:新冠

迄今为止,新冠已经导致全球1.9亿多人感染,410万人死亡,病例病死率(CFR)为2%。新冠病毒的特点是:与MERS和SARS相比,可传播性非常强,但致死力相对低。2%的病例病死率(CFR),是指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新冠感染者中的死亡比例,作为一个流行病学指标之一,这个CFR值相对准确,但它严重过高估计了新冠的病死率,不能代表真实世界新冠病毒的危害。

因为新冠病毒的可传播性非常强,估计真实世界的感染者很多,无症状感染者或很多症状短暂和轻微者,不会主动到医院交钱接受新冠检测和隔离,而且世界上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不停地进行全民核酸筛查和检测,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仅是真实世界新冠感染者中的冰山一角。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新冠的感染病死率(IFR)即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病死的比例,在0.5%左右,局部地方甚至是0.2%-0.3%左右。

季节性流感的IFR,有时可达到0.1%——记住这个参照。

对新冠,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事实是:这次新冠疫情持续的时间已经快往两年靠近,但新冠病毒从来没有离开过”地球村,新冠疫情一直在不同的地区此起彼伏、潮涨潮落态势明显。

新冠也在不停的高频变异之中,变异后的新冠病毒可传播性在明显增加,但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变异后的新冠病毒其毒力即致死力和致病性在加强。

新冠疫情向何处去?

简单比较上述冠状病毒家族其它成员过去的演变情况和当下新冠疫情的发展:

第一: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处于“致死力强,传播能力弱”的一极,与当下的新冠疫情发展轨迹相去甚远。

第二:新冠像SARS一样绝尘而去,这是新冠疫情开始阶段大家的梦,但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憔悴的梦。第三:在致命性冠状病毒中,处于“可传播性强,致死性相对很弱”一极的新冠病毒,一年多来一直和我们相伴。因此,推测新冠疫情很有可能在不断变异过程中继续在“可传播性超强,致死性相对很弱”的方向上持续发展,并在疫苗不断研发、升级的背景下遁HCoV-OC43等(引起普通感冒)的演变轨迹,最终蜕变为一个与人类长期共存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的可传播性疾病。

——做好与新冠长期相处的准备。

——面对一个正在向季节性流感方向演进的可传播性疾病,疫苗时代,在科学防控的前提下,我们心中应该拥有的是:没有理由悲观的未来。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研究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RNA病毒,新冠病毒,传播性,病死率,感染者,地球村,周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