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就要考虑手术干预了。
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李维新主任门诊中,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是出现腰腿疼痛、麻木前来就诊,但也有不少患者已经出现了下肢的肌肉萎缩才前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还会导致肌肉萎缩?”这让许多患者比较吃惊,那这种情况是如何产生的?发生肌肉萎缩后要怎么治疗?治疗后能不能恢复?这是患者朋友们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下来我们就一块来看看吧。
会!而且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说明患者的病情比较比较严重,而且延误的时间比较长。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患者会首先出现腰疼、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当病程继续发展,就会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但是也有患者首发症状不是疼痛,而是直接出现腿麻。如果再继续发展,症状严重,还会出现下肢的感觉减退,肌肉萎缩,足下垂等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运动神经根,受压神经直接受支配的肌肉会出现代谢不良、营养不良,从而出现肌肉萎缩、力量减弱。
那么旁边没有受它支配的肌肉,这时候就需要去代偿这部分肌肉的功能,所以在早期我们的动作、活动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但是这些代偿的肌肉很容易激惹,出现疼痛等等一系列症状,那么久而久之,它一样会出现肌肉的萎缩,肌纤维的短缩,出现肌肉筋膜炎。
所以我们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运动神经根导致肌肉萎缩的时候,就要尽快的积极治疗了。
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肢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就要考虑手术干预了。这时候要及时、尽快给神经进行减压,通过手术的方式摘除突出物,术后还要加上康复锻炼。手术现在大多可以选择微创的形式,效果比较好,术后恢复也比较快,住院时间短。
但至于患者的肌肉萎缩能恢复到什么情况,和患者术前的症状、神经受压情况、术后的康复训练情况等等都有关系。如果术前神经受压严重且时间较长,已经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这时就算做了手术,给神经减压了,下肢的力量可能也不会恢复了。这也是提醒患者朋友们,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