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原研1类化学新药,用于治疗IV期非小细胞肺癌
7月12日,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信息,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公司的JNJ-56136379片、JNJ-73763989注射剂已被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拟开发的适应症均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截图来源:CDE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这两款药均为1类新药,全球范围内正处于2期临床研究阶段。
JNJ-56136379片
JNJ-56136379片(JNJ-379) 是强生收购Alios Bioph获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衣壳蛋白装配抑制剂,具有抑制HBV病毒生命周期早、晚期步骤的双重作用机制。
其双重作用机制为:首先,JNJ-379干扰HBV衣壳组件,导致形成不具有HBV RNA和DNA2的非功能性衣壳;其次,JNJ-379可以防止重新感染期间的cccDNA形成,可能是干扰衣壳拆卸。HBV DNA主要在核衣壳中复制,抑制HBV核衣壳蛋白装配可以阻止DNA复制,形成形态正常但病毒核酸缺失的衣壳,从而治疗慢性乙肝。
EASL2020公布该药最新临床II期中期研究结果,JNJ-56136379和NA联合治疗初治慢乙肝患者的病毒学抑制能力显著优于NA单药。联合治疗HBeAg阳性初治患者的平均HBsAg下降水平为0.4 log IU/mL;该药联合NA的疗效安全且耐受。
JNJ-73763989注射剂
JNJ-73763989注射剂(ARO-HBV、JNJ-3989)是一款由Arrowhead与杨森公司共同开发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在研短RNAi(siRNA)疗法药物,由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肝靶向N-氨基半乳糖结合的短链干扰核糖核酸(SiRNA)触发器 JNJ-73763976 和 JNJ-73763924 组成,它们能沉默宿主整合的 HBV DNA 和游离 DNA的HBVR NA转录本。
在此前的2020年欧洲肝病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JNJ-73763989 皮下注射,每月1次共3次,每次 100-400 mg + 核苷(酸)类似物,能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下降大于等于1 log10IU/mL,39% 的患者在停药48周后仍保持着这种降低。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是一种小型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可特异性感染人类肝脏。感染的急性期之后要么是免疫控制状态,要么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据估计,全世界慢性 HBV 感染的流行率约为 2.92 亿人。
患者存在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中国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乙肝市场规模及用药需求巨大。期待杨森公司的两款新型乙肝疗法相关临床研究进展顺利,早日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