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方便的病人,下跪的病人, ​两面派病人,当心!你得留个心眼!还有两类也要注意!

2021
07/19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医生被冠以再高的道德帽子,但说白了还只是一份职业,恪守职业道德的同时,内心也该立一条高危警戒线,时时警惕,遇到情况,及时避险!


导读

医疗中的高危警戒线有很多,教科书不会教,只能靠经验积累。常在岸边走,要想不湿鞋,那就得事事留个心眼,凡事多注意。


求你方便的病人,要婉拒

经常遇到过患者、家属要给行个方便,拜托这拜托那的,能不能先看个病?检查能不能插个队?费用能不能迟点交?你软了心肠,却遇到个翻脸不认人的患者,那就有苦头吃了!  
 


某医生有一次为了抢救一个心梗的患者,而允许暂缓交费,抢救成功后那个患者一直吹嘘自己有几千万资产但是就是不乐意医院“乱收费”,那些造影检查一系列的费用拒不缴纳,还趾高气扬的指挥医生、护士,最后,欠着一笔巨款走人了。  


下跪的病人,要谨慎收

中国人有句古话,跪天跪地,跪父母,可见膝下承载的东西有多沉重。患者给你下跪的话,那得当心,多半是疑难杂症,棘手问题,要么是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让你施以援手。  
 
古语云“穷生奸计,富生良心”,处在绝境的人,容易做出极端的事,哀求的时候越卑微,说明他内心的期望值越大,一旦你满足不了他的期望,后果可能是你无法承担的。  


两面派的病人,赶紧治疗,抓紧出院

有一种患者,对着护士、小医生是一副冷面孔,遇到主任、老专家就毕恭毕敬,这种人内心就是对医院存在不信任,稍出差池,可能就会揪着你去告状,闹得不可开交。这种人小心为上,治疗好就赶紧办出院。  
 


上来就指导你用药的病人,收不得

现在信息大爆炸,很多东西网上一搜就出来了,有时患者一进来就说,我这是什么什么病,不需要做检查,你给我用什么什么药就可以了,这类患者,一副了然于胸的神态,如果你和他解释,他还是不能遵从医嘱,最好不要收入院,这类人会不断质疑治疗过程,反复干扰你的判断和方案。  


最重要的一点,红包!

 
不要收!不要收!不要收!  
道德层面嘛,不多说。从实际的风险收益来评价,这个行为是不值当的。从患者方面来说,医生收了红包,就等同于许下了一个诺言,你的医疗行为就被视为“非正义行为”。而每一个医疗活动都存在风险,一旦你收了红包,本应患者承担的风险就会嫁接到你的身上,出现医疗事故,你必须承担两份责任,医院会处罚你,患者更不会饶过你。所以收红包是一件低收入高风险的事。  
至于,患者康复后的感激之情,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一些土特产、水果篮、鲜花束这类礼轻情意重的小礼物,收下也不至于被人诟病。  
 
在接诊的患者比例来说,普通患者是大比例,极端惹事的病人还是少数的,但医闹事件一旦发生,代价却十分惨重,所以我们不得不防。掌握一些防身技巧,只能帮助你在紧急情况力求自保,学会察言观色,识别高压线,不同病人,区别对待,才是上上策。  
这不是鼓动医患对立,而是当下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常说,医生和患者实则是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但别忘了这句话的前提是“在面对疾病时”,换做另一个场景,在面对医疗制度,面对医疗费用时,医生和患者恐怕就不是在同一战线了。  
 
医生被冠以再高的道德帽子,但说白了还只是一份职业,恪守职业道德的同时,内心也该立一条高危警戒线,时时警惕,遇到情况,及时避险!  
本文信息来源:医客、网络信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警戒线,病人,心眼,医生,医疗,道德,红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