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聚焦|县域建肿瘤中心成趋势?智慧赋能或是未来!

2021
07/16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肿瘤患者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适合本地就诊。那为什么会有大量患者的外流呢?关键在于人才、技术、设备。随着县级医院这三方面服务能力的改善或者提升,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肿瘤患者留在当地。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降低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工作,“厦门采取高位嫁接和学科整合两方面的工作,对肿瘤进行归类、检查,提升其诊治能力。这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同样具有借鉴意义。”6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特设的“智慧医疗赋能县域肿瘤学科能力建设”分论坛上,厦门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陈宏涛表示。


在本次会议上,陈宏涛处长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健康部副主任冯天宜、湘雅常德医院副院长沙新平、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鲁立军、漳浦县医院院长黄志武、阳泉煤业有限公司总医院院长郭瑞斌、滑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凤垒、百济神州广阔市场高级策略经理高景乐等各方专家,共同围绕基层肿瘤专科建设能力,为中国县市医院的发展献计提策。



早筛覆盖全国,挽救8万个家庭

国家癌症中心早诊早筛办公室副主任 李霓


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下,并基于癌症登记工作的坚持,为我国癌症防控指明了方向,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展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地方政府也抓到了这个契机,展开了当地项目,由国家癌症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可以看到,全国实际上大约有26个省份开展了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在这种模式下,现在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已经覆盖了全国的28个省市和自治区,覆盖人数是635万,检出病例是8万例,这8万例的检出,实际上是挽救了8万例生命,挽救了8万个家庭。


5G赋能基层早筛早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健康部

副主任 冯天宜



我们正在以5G技术为切入点,展开适用于各类医疗场景的肿瘤疾病早筛早查标准化人工智能中心项目研究,满足县域医疗需求。很多早癌早筛是可以利用新技术做支持,尤其5G,能够对县域下的乡镇提供一些早筛服务。

 

在诊疗中心的医院场景内可以进行医生的培训、远程会诊,影像和病理类的会诊,以及远程手术指导和远程手术施教。据了解,诊疗中心构建了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标准体系,共形成37项管理标准,12项国内标准,还有7项国际标准,来服务整个远程诊疗中心项目的建设。

 

同时,和国家癌症中心等机构进行合作,协助区县早筛早诊早治的防癌中心建设,定向支持高危人群的早筛工作,同时也包含了像医院信息共享建设和基层早癌早筛的工作持续的落地。

如何推动肿瘤学科三级诊疗

湘雅常德医院副院长 沙新平



县域肿瘤学科要想发展, 一是 要解决 队伍建设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一定是摆在医院管理者最重要的位置上面,怎么引进人才 培养人才 留住人才 使用人才,都是要考虑的; 二是 要解决医院在肿瘤上面的投入的问题,有些肿瘤治疗,这是一个权衡利益的问题,DIP付费以后,医院会面临着挑战,特别是抗肿瘤治疗。

健康管理中心实现县乡共享

山东曹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鲁立军



山东曹县人民医院医院肿瘤中心是一个以疾病为中心,把不同的学科整合在一起的平台资源

2014年,肿瘤科单独建制成科; 2017年,开始开展肿瘤微创介入,采取射频消融,肿瘤化疗等为基础的治疗,进一步开展一个综合介入并成立肿瘤中心

 

基于这样的理念,医院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从孕前的优生优育到孕期的体检,以及到产后的康复、儿童的保健,直到成年人的健康保健为一体的就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心与卫生院的公共卫生项目相互结合,建立了智慧健康信息平台整合的业务板块


节约住院成本,鼓励日间病房

日照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孟令新


2020年,日照市人民医院和日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进行沟通和协作,充分利用DRDs付费改革,鼓励日间住院,免收大部分日间病房床位费。

 

日间病房的病历系统较普通住院简便高效,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治疗之后可以回家,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医疗体系。

 

除了住院时间比较短,日照市人民医院还把靶向药物也纳入了日间诊疗的范围,把免疫检测抑制剂,包括PD1、PDL1抑制剂也纳入检测范围等等,极大的方便了肿瘤患者。


圆桌论坛


 

郭瑞斌院长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作为一个照顾肺癌患者的大夫,不仅要关注化疗药的靶向药或者是免疫治疗,应从患者早期诊断到中期治疗,全面关注患者的需要,包括并发症、营养、心理问题等等,给患者以全程化、整体化的照顾。

李凤垒院长 

滑县人民医院



在县域,肿瘤患者最难留,很多患者都选择到大城市医院就诊。要把患者留住,需要利用软件技术,能够快速在线问诊,同时邀请大城市专家来出诊,在硬件上应具备开展手术治疗等条件,在资的对等的情况下,县里花费较小,有利于留住患者。


袁华墅院长 

泰和县中医院



肿瘤患者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适合本地就诊。那为什么会有大量患者的外流呢?关键在于人才、技术、设备。随着县级医院这三方面服务能力的改善或者提升,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肿瘤患者留在当地。

责任编辑(实习):孟晴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县域,肿瘤,趋势,癌症,医疗,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