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适合本地就诊。那为什么会有大量患者的外流呢?关键在于人才、技术、设备。随着县级医院这三方面服务能力的改善或者提升,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肿瘤患者留在当地。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降低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工作,“厦门采取高位嫁接和学科整合两方面的工作,对肿瘤进行归类、检查,提升其诊治能力。这对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同样具有借鉴意义。”6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特设的“智慧医疗赋能县域肿瘤学科能力建设”分论坛上,厦门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陈宏涛表示。
在本次会议上,陈宏涛处长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健康部副主任冯天宜、湘雅常德医院副院长沙新平、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鲁立军、漳浦县医院院长黄志武、阳泉煤业有限公司总医院院长郭瑞斌、滑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凤垒、百济神州广阔市场高级策略经理高景乐等各方专家,共同围绕基层肿瘤专科建设能力,为中国县市医院的发展献计提策。
早筛覆盖全国,挽救8万个家庭
国家癌症中心早诊早筛办公室副主任 李霓
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下,并基于癌症登记工作的坚持,为我国癌症防控指明了方向,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展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地方政府也抓到了这个契机,展开了当地项目,由国家癌症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可以看到,全国实际上大约有26个省份开展了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在这种模式下,现在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已经覆盖了全国的28个省市和自治区,覆盖人数是635万,检出病例是8万例,这8万例的检出,实际上是挽救了8万例生命,挽救了8万个家庭。
5G赋能基层早筛早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健康部
副主任 冯天宜
在诊疗中心的医院场景内可以进行医生的培训、远程会诊,影像和病理类的会诊,以及远程手术指导和远程手术施教。据了解,诊疗中心构建了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标准体系,共形成37项管理标准,12项国内标准,还有7项国际标准,来服务整个远程诊疗中心项目的建设。
如何推动肿瘤学科三级诊疗
湘雅常德医院副院长 沙新平
健康管理中心实现县乡共享
山东曹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鲁立军
基于这样的理念,医院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从孕前的优生优育到孕期的体检,以及到产后的康复、儿童的保健,直到成年人的健康保健为一体的就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中心与卫生院的公共卫生项目相互结合,建立了智慧健康信息平台整合的业务板块。
节约住院成本,鼓励日间病房
日照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孟令新
日间病房的病历系统较普通住院简便高效,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治疗之后可以回家,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医疗体系。
除了住院时间比较短,日照市人民医院还把靶向药物也纳入了日间诊疗的范围,把免疫检测抑制剂,包括PD1、PDL1抑制剂也纳入检测范围等等,极大的方便了肿瘤患者。
圆桌论坛
郭瑞斌院长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李凤垒院长
滑县人民医院
在县域,肿瘤患者最难留,很多患者都选择到大城市医院就诊。要把患者留住,需要利用软件技术,能够快速在线问诊,同时邀请大城市专家来出诊,在硬件上应具备开展手术治疗等条件,在资的对等的情况下,县里花费较小,有利于留住患者。
袁华墅院长
泰和县中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