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患者的千里求助。
“恢复得不错就好,还是要注意术后康复问题。”放下随访电话,北京地坛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纪世琪舒了口气。一个多月前,张阿姨因为一颗瘤子从外地赶来北京,一家人急得焦头烂额。如今,张阿姨已经在地坛医院成功做完手术,如释重负地回到1000公里外的家里休养康复。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出泌尿外科团队的精湛技艺,更是医院基层党组织协同开展工作的一次有力实践。
70岁患者的千里求助
6月份的一个下午,泌尿外科主任刘庆军和主任医师纪世琪就一个疑难病例找普外科主任蒋力以及外科联合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张珂会诊:患者70岁,之前曾有过一次创伤面较大的手术,这次手术技术难度相对较高。这位患者便是张阿姨。
20多年前,张阿姨曾做过一次肾上腺手术,刀口从背部脊柱开至腹部前方,足有25-30公分之长。手术时,受到医疗环境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手术创伤面较大、肾脏、血管都留有较大创面。即便如此,时隔多年,张阿姨的术后恢复良好,并不影响正常生活。
可就在前不久,张阿姨开始感到浑身乏力,血压也随之升高。经检查发现,就在上次肾上腺手术的同侧又长了个瘤子,血钾水平最低达2.6mmol/L,激素检查醛固酮水平升高。因为这个情况,当地多家医院都不敢接收,再度进行手术。女儿听闻朋友介绍,北京地坛医院泌尿外科曾成功完成过类似手术,便赶紧带着老妈千里迢迢来到北京。
“这个患者手术风险很大。一是这位肾上腺患者的瘤子小,只有0.8-1.0公分左右,开一个大口子进去找一个小瘤子,无疑给手术技术难度提出很高要求;二是患者本身做过一次创伤较大的手术,而且这次是在同侧又长了一个,肯定不可能用原来的刀口。另外,现如今为了减小创伤,普遍采用腹腔镜手术,这次需要进行开放式手术,更增添了风险。”
让基层党组织工作真正落实于民
听泌尿外科同事介绍完病例情况,大家一致认为手术有可能切除脾脏和肾脏的可能,有胰尾损伤的风险,并决定以联合手术的方式进行。同属于外科联合党支部的蒋力、张珂当即表示,可以把普外科的超声手术刀“借”给泌尿外科团队,并且会在手术前期和手术过程中提供持续性支持。“这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多亏了普外科同事们的帮助,这次手术才能顺利完成。”
几天后,张阿姨被推进手术室。与此同时,普外科的蒋力主任则在不远处进行另一台手术。两个科室在术前约定,如有情况发生,普外科医生将随时支援。“很幸运,一刀下去就看到了目标位置”,纪世琪回忆道。4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张阿姨的血钾由2.5mmol/L上升正常水平的3.8mmol/L。
“我妈前后住院大概有一个月,这期间医生和护士都很照顾我们。老太太做完手术后精神状态立马就不一样了。”张阿姨的女儿说,之前妈妈老是流泪,看东西模糊,做完手术明显感到视力清楚了些,头疼、乏力等情况也有明显好转,“心情也跟着舒畅了不少。”
手术顺利的背后,体现出泌尿外科团队未雨绸缪、谨慎心细的工作态度,更体现出了党支部“能干事、善共事”的优良作风。
纪世琪介绍说,“肾上腺手术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血压很难控制。患者术前血压高,有时术中操作时碰到肾上腺肿瘤,血压可以高到二三百,切点瘤子后,血压会突然低到三四十,那么血管肯定会受不了,(人就)非常危险。”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术前10天左右,医生就要提早为患者补液、扩容、补钾等,结合患者情况和手术特点,提前配备麻醉药品等。普外科在术前、术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更为本次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此前,泌尿外科与普外科还曾在盆底手术等多个病例治疗中进行过协同合作。取长补短,解决患者的实际难处,党支部里的各科室党员、职工不仅在党建工作上凝聚了起来,也通过党建引领业务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多向互动与交流、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共同服务于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目的。
李初晴/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