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王医生告诉您:房颤是个什么心脏病?还能引起脑中风吗?

2021
07/15

+
分享
评论
心血管王医生
A-
A+

房颤并不是没有感觉就没有危险,房颤的潜在危险是引起脑中风,一定要引起我们重视!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是一种心律失常。
我们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正常心跳有一定的顺序。
当发生房颤时,心房无规律颤动,不能正常收缩舒张,导致我们感觉心跳不整齐,毫无规律。


简单理解正常心跳是一下一下很有规律的跳动;房颤则是没有任何规律的乱跳。


首先、房颤的危害不小


 

房颤可引起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死亡风险增加近2倍,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造带来一定负担。




 

中风患者中约20%是由房颤导致的。
有研究显示,合并有房颤患者的脑卒中致残率明显大于无房颤患者。长期房颤也会引起心衰,而心衰也会加重房颤,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中房颤的年发生率约为54%,房颤患者中心衰的年发生率约为33%。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远期预后差,住院率高,死亡率高。


 


 

第二、房颤原因:
风心病,冠心病,年龄大了,慢性肺病,所有引起心脏结果变化的疾病,还有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长期饮酒、过度劳累、抽烟等也是常见原因。
初发房颤的人大多会有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感觉。随着房颤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就适应了这种感觉,就没有不舒服了,甚至有一部分房颤患者呈隐匿性,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房颤了,做心电图的时候才会发现。
如有心慌、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近检查心电图检查


第三、积极治疗


1、维持窦律——转复房颤
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但这些药物一方面有副作用,一方面不能保证长期有效。
现有的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有限,主要表现为减少房颤发作,而不能消除房颤。
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房颤,但一方面费用较高,疗效一般,成功率50-60%左右,复发率较高。
2、抗凝治疗——减少血栓
预防房颤的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 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风险降低60%~70%。常用抗凝药: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
华法林,应用已久,个体差异比较大,我们的目标INR2.0~3.0之间。也正因为华法林吃少了不起作用,吃多了会导致出血,而且需要经常抽血,所以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不佳,很多人不愿意服用。
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起效迅速、剂量固定、与食物药物相互影响小等优点。逐渐被大家接受,但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球房颤抗凝药物的应用率约34.4%,而我国仅13.5%。很多朋友认为房颤没有不舒服,就不愿冒着出血的风险去抗凝治疗,但没有不舒服不代表没有风险,宣传房颤危害,培养抗凝意识,迫在眉睫。
(房颤脑卒中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低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风险大于获益。)
3、 控制心率——降低心率
大多数初发房颤,发作时,心率较快,不但给患者带来不适,且增加急性心衰风险。所以控制房颤发作时的快速心室率,能消降低心衰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预防心肌病。我们遇见心室率偏快的房颤,常用的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洋地黄类(西地兰)、胺碘酮(可达龙)、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心律平)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4、左心耳封堵
非瓣膜性房颤90%以上的血栓来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可通过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达到预防脑卒中目的,可作为抗凝药物的补充替代治疗。



总之,房颤并不是没有感觉就没有危险,房颤的潜在危险是引起脑中风,一定要引起我们重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普罗帕酮,脑中风,心血管,心脏病,房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