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小心“热”出心脏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湿度最大的日子,除了容易中暑外,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盛夏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例要比春秋季节高出20%!夏季如何护好心脏?
为什么夏季心脏病高发?
1.血流快。高温天气血管扩张,再加上人易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使得血液循环加快,加重心脏负担。
2.血液粘。夏季出汗较多,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不畅易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梗。
3.睡眠差。天气炎热,容易出现辗转难眠、睡眠不足等情况,增加心血管系统负担。
4.温差大。夏季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进出空调房易导致血管突然收缩或舒张,使得血压波动大。
夏季如何护好心脏?
1.适当补水。成人每日饮水量约为2000毫升,建议少量多次补水,睡前醒后喝一小杯水。除了喝水,多吃黄瓜、番茄等果蔬也有利于补充水分。
2.保证睡眠。建议每天保证至少7个小时的睡眠,中午可小憩半个小时。睡前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钙和镁的食物可促进睡眠。
3.稳定情绪。不良情绪会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因此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会吹空调。空调温度调节在26°C左右,老年人可维持在27°C-28°C,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出汗时不要吹空调。
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上升。因此,三伏天除了要警惕中暑,还要小心“热”出心脏病,应注意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