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的新希望,干细胞拯救抑郁,拯救不开心

2021
07/20

+
分享
评论
杭吉干细胞科技
A-
A+

国内外干细胞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

前言

提到抑郁症,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把它当成一种严重的疾病去看待。

“你就是想得太多”

“你就是矫情、闲得慌”

“哎呀看开点,多大点事啊”.....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经常能听到的回答。也许,比起抑郁症本身给一个人带来的痛苦,这些不理解和嘲讽更让人崩溃。

抑郁症最惨的不是抑郁本身,

而是你已被抑郁症缠上,却误以为只是简单的不开心。

今天看看抑郁到底是个什么鬼?


来源:图图是道

患抑郁症是种怎么样的体验?

并不是字面理解的“伤春悲秋”

而是一种内心的停滞,

与世界隔绝,如沉大海

有些抑郁症患者表面还在和你说笑

但是他的内心仿佛死了,

转身就能说走就走

比如林肯公园的主唱贝宁顿,

比如张国荣

比如崔雪莉

...

干细胞——为治疗抑郁症创造新希望

虽然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现在仍然搞不清楚,但是医务工作者们并没有放慢攻克的脚步。

2014年7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杨默课题组发现,影响人类情绪和抑郁症的血清素与骨髓干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移植有密切关系。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干细胞》杂志上。课题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影响人类情绪与抑郁症的血清素与骨髓干细胞的生长分化及移植有密切关系。情绪低落可导致血清素下降,引起干细胞功能受损,影响损伤细胞修复和血细胞再生,从而影响身体免疫功能。

这是医学界首次从科学角度证实人类情绪与干细胞生长之间的关联。

专家认为,上述成果为抑郁症患者造血功能下降和免疫功能受损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提供新的靶点。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元再生障碍密切相关。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脑中,明显的神经元再生主要集中于嗅球系统和海马齿状回。

研究表明,海马脑区神经元再生减少和增多分别是导致抑郁症发生和恢复的重要因素,这对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策略。

近年来,干细胞在治疗脑瘫、脊髓损伤、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中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证实干细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修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为利用干细胞治疗抑郁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6年《实验生物学与医学通报》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16位复发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治疗一个半月内,患者抑郁程度下降,且Beck评分结果在中度抑郁范围的最低水平。

这表明,脐带血干细胞对抑郁状态下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有助于克服治疗抵抗,且无不良反应。

2020年,据《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刊登的《干细胞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一文显示: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式在脑疾病中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

研究者认为:已发现患有严重抑郁患者的海马体较小,且抑郁症患者的某些脑区神经细胞总体积较正常人减少。

而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宿主所需的细胞,因此利用干细胞的可塑性诱导新细胞生成,再运输至细胞死亡或丧生其生理功能的特定区域以逆转这一状态,可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的进展。

慢性压力作为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损伤可进一步诱发抑郁样表型的出现,如绝望情绪及海马神经发生减少。

炎症也是抑郁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致病因素,抑郁症患者的外周血中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 、白细胞介素 6 (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等显著升高,且这些细胞因子相对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干扰细胞增殖及神经元成熟。并且压力与炎症还会互相作用。

而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可以使血清 TNF-α、IL-1β和IL-6 均显著降低,发挥抑制炎症与神经保护的作用,从而起到抗抑郁的效果。

截止2020年11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http://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项目有35项。

最近,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一则研究表明,美国再生医学研究所团队发现将提取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海马体中,发现这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能分化、再生,患者记忆力、认知、学习能力得到改善。该研究所副主任阿什克·谢蒂表示,未来有望利用干细胞再生人脑细胞,帮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干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为很多不可治愈的神经性疾病带来新的方法。

虽然干细胞真正应用于用于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神经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随着对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以及神经元再生调节机制研究的日渐完善,干细胞作为抑郁症治疗的新策略或将成为现实。

参考资料:

[1]蒋如如,李欣,哈小琴.干细胞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20(12):1450-1453+145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神经系统,抑郁症,干细胞,神经元,血清素,治疗,医学,因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