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汉族患者中与丙泊酚代谢相关的CYP2B6(516G>T)基因位点突变率较高,约30%的患者需要调整丙泊酚用量,继续维持常规剂量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主要针对CYP2B6(516G>T)基因多态性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展开讨论,并与国内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群进行横向对比,以期更好地指导围手术期丙泊酚的使用,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丙泊酚麻醉的西北地区汉族患者2 250例(男性830例,女性1 420例),对其CYP2B6(516G>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不同基因型分布及性别对基因型分布的影响,同时与国内外不同地区该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本研究中CYP2B6(516G>T)基因型分布的比较
本研究共计纳入2 250例患者,其中男性830例,女性1 420例。所有患者的CYP2B6(516G>T)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
CYP2B6(516G>T)基因分析显示:GG在所有患者中占68.36%,在男性患者中占65.78%,在女性患者中占69.86%;GT在所有患者中占28.62%,在男性患者中占31.57%,在女性患者中占26.90%;TT在所有患者中占3.02%,在中男性患者中占2.65%,在女性患者中占3.24%。所有患者中G等位基因占82.67%,T等位基因占17.33%。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性别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种族人群CYP2B6(516G>T)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
与国内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群的CYP2B6(516G>T)基因多态性进行横断面对比后,得出中国西北地区汉族患者中突变的T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地区患者及中国蒙古族、藏族患者相似(P>0.05);而大部分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患者的CYP2B6(516G>T)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患者(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检测特定人群CYP2B6(516G>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了解该类人群突变率,从而更精确地指导临床使用丙泊酚,提高用药安全性。结果显示突变型占比31.64%,其中GT占28.62%,TT占3.02%,即发生突变的比例接近1∶3。依据本研究的数据,在了解患者CYP2B6基因多态性的基础上对围手术期丙泊酚使用剂量进行调整,将对约1/3患者的术中镇静及术后苏醒产生影响。
虽然本研究中CYP2B6(516G>T)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性别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既往研究提示,单因素分析中性别不同的同一基因型患者对丙泊酚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性别患者进行基因型测定以明确性别‑基因型‑药物代谢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通过与国内外不同地区人群对比,证实CYP2B6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差异具有相关性。分析显示国内维吾尔族患者突变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本研究中的数据。其他如中国藏族、蒙古族患者,黑龙江佳木斯地区及东亚的日本地区人群,CYP2B6基因突变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与本研究相近。
综上所述,中国西北地区汉族患者中与丙泊酚代谢相关的CYP2B6(516G>T)基因位点突变率较高,约30%的患者需要调整丙泊酚用量,继续维持常规剂量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了解患者的基因多态性有利于提供个体化的方案,对指导围手术期麻醉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