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隔多久再杀菌效果最好?

2021
07/16

+
分享
评论
胃肠病科普
A-
A+

在等待下次治疗期间,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幽门螺杆菌,这个小小细菌,因为可以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甚至胃癌等恶性肿瘤,如同过街老鼠,人人恨不得除之!



但它又是一种非常难缠的病菌,较难一次性根除它。若根除失败,是立即杀菌还是间隔一段时间再来杀灭幽门螺杆菌呢?


张先生在今年初体检时查出来幽门螺杆菌,医生给开了四联药物。


他辛辛苦苦吃了两周药,一复查,还是阳性。


于是忙不迭地自己又买了相同的药,又吃了14天。


好容易等了一个月,再次复查,仍然是阳性。这可让张先生烦透了,思来想去,找不出原因,于是来咨询我。


我告诉他,第一次杀菌失败,可能的原因很多,比如抗生素耐药、剂量不够,产品质量,依从性差、方案不对等等。


但第二次杀菌失败,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间隔时间太短了,又产生了抗生素耐药。



幽门螺杆菌在首次治疗失败后,幽门螺杆菌就会发生球形变,从而使幽门螺杆菌逃避药物对其的杀伤作用,在此时,如果再用药治疗,不但难以根除幽门螺杆菌,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延长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除了可以降低由于短期内反复应用抗生素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如抗生素相关性胃肠道菌群失调),还可以使发生球形变的幽门螺杆菌有时间和机会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并有可能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从而提高了再次根除治疗的成功率。


多项研究表明,两次治疗间隔的时间最好是3--6个月,理论上间隔时间越久,治疗效果越好。


因此,如果不是非要短期内根除幽门螺杆菌,大可不必急吼吼地进行第二次治疗。


有症状的可以先用一些控制症状的药物。


在等待下次治疗期间,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第二次治疗,除了阿莫西林,其他抗生素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必须要更换,有条件的最好做一次药敏试验,以便筛选出敏感的抗生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性,杀菌,治疗,阳性,球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