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听神经本身参与,因此,听神经瘤准确地应被称为前庭神经鞘瘤。
耳 朵
人体重要的信息“接收器”
它不仅负责人的听觉
还有平衡和定位的功能
近日,53岁的张女士
因为左耳耳鸣、听力下降就诊于我院
却意外发现长了听神经瘤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张女士2年前就出现了耳鸣及听力下降的症状,因为不影响正常生活,所以并未引起重视。
近段时间她觉得听力下降更明显了,影响到日常交流,所以才来就诊,我院陈沛主任接诊后,考虑患者病史时间比较长,所以建议患者入院做一个全面检查。
张女士入院后,完善了颞骨CT,发现左侧内听道有占位性病变,进一步完善内听道磁共振,发现小脑桥角有一个3cm大小的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听神经本身参与,因此,听神经瘤准确地应被称为前庭神经鞘瘤。
此瘤占颅内肿瘤的8.43%。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病程相对较长,大多数在4-5年。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
早期耳部症状:
肿瘤体积小时,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眩晕,少数患者时间稍长后出现耳聋。耳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
中期面部症状:
肿瘤继续增大时,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减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损害表现为面部麻木、痛、触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颞肌和咀嚼肌力差或肌萎缩。
晚期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及后组颅神经症状:
肿瘤体积大时,压迫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主要诊断依靠CT及磁共振。手术切除是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